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儒学导致经商耻辱当官荣耀?为何古人都乐于从政却不喜欢去经商?
儒家,孔子,商人儒学导致经商耻辱当官荣耀?为何古人都乐于从政却不喜欢去经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这么说对不对呢?其实这么说是把双刃剑。本分的人做点好事,得到一些报酬,可以立德扬善。奸恶之人是为得报酬,而做一些伪善之事。
儒家以入仕之思想,鼓励当官,当官就有出路。那入官场怎么求回报呢?对了,就是八个大字“荣华富贵,功名千古”。当官体现了人的价值,还能跳出阶层,又能衣锦还乡,现在不都还是乐此不疲吗?(也可以说权力是个好东西。)
商者诈道也。在古代“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是很低下的,统治者是不喜欢商人的。古代贸易区域限制、交通限制等,导致交易商品也有很大局限性,商人通过囤积货物是可以控制国力的。所以商人一般都是统治者打压的对象。再者说,有钱还是没有有权好啊!古代不像现在你可以跑到国外去,可以汇通天下,转移你的财富,想到那个国家做生意就到那个国家做生意。
古人更是受儒家思想教育颇深,还是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上台面儿的事情。求千秋业,留万世名。在中国人的骨子里,一个大老板永远不如一个官老爷令人羡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修身,齐家,平天下。儒家的经典口号,意思就是不管你多强了,最终还是要当官管理天下。否则你的修身齐家都是无用的。儒家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至于为何不经商,从这句老话可以一窥内中纠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还有一句成语也能反映出经商不如当官,这个成语就是:升官发财。
如此这般,人们在能学的起的条件下能送孩子读书绝不会让孩子去学经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学的价值观: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死亡,子不亡不孝。要求百姓忠孝两全。宣传忠君愚民的思想,也是儒学的生存之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古代的科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害了多少子孙后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回答里,总有常人看不见的角落,欢迎上方关注。
升官和发财这两个词语,在古代并不矛盾。既然可以一举两得,古人自然热衷于当官了。
前些年我们一位知名学者讲过一句话:你选择当官,你可以选择发财,但你不能通过当官来发财。然而古代却不是这样。
儒家经典《尚书 洪范》里面有一句话,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意思是:只要是官员,就要让他拥有财富。
在清朝,买官捐官是很常见的事情。一个县令明码标价4600两,更不用说下面的主簿,通判,都有人抢破了头去买。
这些人是傻么,愿意去贴钱服务百姓?明显不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买官花了多少钱,最后肯定是能回本的。运气好点,还能狠狠的赚上一笔。
买官的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走科举正途的呢?上升空间和权力更大,自然是更加的“发财”。所付出的,不再是高额的本金,而是刻苦。
与之相比,经商则就差远了。
首先,经商不是稳赚不赔,是有风险存在的。其次,商人的地位不高。第一点没什么问题,第二点是让古人不愿意经商的主要原因。
一个蔡京能凭借着朝令夕改把全天下盐商的财富一口吞下,苦主却无能为力。破家县令,灭门知府,赚得钱再多,他也没有安全感,只是为“别人”存着。
有钱了还不能享受,张居正回家要做三十二抬的轿子,有哪个商人敢?作威作福(尚书:惟陛下作威作福),只有统治者才可以。商人穿个好点的衣服,住个好点的宅子,买几个奴仆都是犯法的,这有钱还有什么劲呢?
儒学是不是让人热衷于升官发财?
不是的。儒学是一门非常非常实在的应世的学问。他虽然鄙视“重利”,提倡道德礼法,提倡兼济天下,却从来没有要损害自己的利益。儒家的无私,从来不是说无私奉献,而仅仅是公平公正而已。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了。官员去“兼济天下”,前提要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什么样才能是满足呢?于谦海瑞面有菜色就已经满足了,严嵩和珅天天山珍海味,富甲天下却仍然不知足,上下其手。
当然,升官的潜台词就是待遇的提高。逐利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有的人升官是为了发财,有的人是为了兼济天下,而有的人则是两者皆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