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解释《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为学,损之又损怎么解释《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理解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一、此句的渊源在《易经》之“损”、“益”二卦
二、正解:既要学,又要损
三、反解:知识越多,智慧越少
一、此句的渊源在《易经》之“损”、“益”二卦
老子这句话,很多人解读出不同的意思。如何才是接近老子本意?这就不能不提到《易经》
这句话里的关键字:损益,就来源于《易经》,损和益是减法和加法。
损:就是给自己做减法,减去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杂念。所以损卦象词说:“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益:就是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虚心学习自己不知道的学问。所以益卦象词说:“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孔子读《易》至损益二卦,愤然长叹,认为损益二卦是王者兴衰之道,其中孕育着利害祸福,不可不差。并告诫子夏持满戒盈之道。
二、正解:既要学,又要损
试观道家历代祖师,哪个在未得明师之前不是下苦功参学的?
如许真君,吕洞宾,如白玉蟾,如陆西星,如刘一明,未访得明师之前,都是遍览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儒生。读书不能解答疑问,于是放下万卷书,行万里路而遍访明师。
所以“为学日益”,即是未得明师之前,须借圣贤经典引路,借假修真,以有为而入无为之门。
而访到明师之后,得了口诀之后,就要向内做功夫,专注损人心,复道心,不再以多闻为目标,而以点亮内在智慧为志向。
上面是分开说,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为学为道同时,损之益之同时的。只不过以得师为分水岭,有前后侧重的不同罢了。
儒家也如此,儒家说“格物致知”,一是格心物而致良知,二是格万物而穷天理。以及“先博后约”,从博学多闻到惟精惟一。也是这里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思。
三、反解:知识越多,智慧越少
反着解读则是另一种合理的理解。
世上的聪明人很多,专门在心外求法。不修心炼性,不知格除内在的欲望杂念,而专以博闻强记、能言善辩、文章词藻为志向。这样的人,学的越多,迷失的越远,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
早知道,上面说的祖师们虽然也多闻也为学,但学的内容却是“损”,所以先益而后损,以至于无为。
聪明人们则不是,学的越多,填的越满,以至于自视甚高,没法虚心,没法听的进良言,最后满的溢出来,如同装不住水的杯子倾倒摔碎在地上。
黄元吉祖师形容这种聪明和机巧非常精辟:“今人智谋日多,在人谓智慧,而道家目为邪火。何也?有思虑灵巧,即有营逐私心,得之喜,失之怒,怒为邪火,为身心大害”
再如六祖慧能,不识字,但来者读任何佛经,六祖都对答如流,指点迷津。因为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这是知识与智慧的不同之处。
再如儒家《论语》中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也是同样道理。真正的学,并非知识,也无关文字,而是心学和身行。有心有行,知行合一,即使不识字,不会讲话,也是大有学问的有道之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悟道人生由加法到减法到证入的过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学与为道不能分开看的。人生应该是为学中为道,为道中为学。人之道,补有余而损不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即:专注某个领域(专业),全力以赴,每日都积极进取、能力增长【补有余,为阳】;日常生活(为道,道是整全的)中,减少缺点、欲望【损不足,为阴】。术业有专攻,人不可能是全才,在某一方面做出贡献就是成功。为学功成则有成就感,为道功成则有幸福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无为’说得非常清楚,可仍有无数人理解错了。为学日益,不用说,自然是做学问读书万卷,汗牛充栋,洋洋万言,多多益善。`为道日损,损之又损’却是与做学问反过来,悟道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精炼又精炼,绝非像做学问那样多多益善,而是越少越好。所以,这一段话是老子在告诫那些做学问的人,绝非汗牛充栋才好。反观现在的所谓南怀瑾,曾仕强等等国学大师们,哪一位不是洋洋洒洒的万言,却又完全不得要领? 本民科`损之’道德经,留下6个汉字:`道生玄,德守中’。再`损之又损’道德经, 留下3个汉字:`道,玄,德’,所以本民科的`损之又损道德经’的论文就成了全世界最短的论文,连个摘要都不用写!可绝不要小瞧了这三个汉字,祂们可是能够解释遍宇宙,万物和人类,一切的一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学即为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本无为,但可法天地自然而得之,是乃学也。
天地森罗万象,道则归于一。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