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解释《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道德经,为学,损之又损怎么解释《道德经》中“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段话的后边还有“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就是说,如能像“道”那样顺其自然不作、不妄、不贪、不淫,那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好的。治理国家要保持清静无为,不干扰没有苛刑繁政,若是政举繁苛,那就不配治理国家了。
这段话对于个人也一样,一个人要成功,就不能三心二意,私欲过重,为了个人功名,不计他人和社会的容纳程度与得失感受,即使侥幸一时成功,也会众叛亲离,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这就是老子说的“不道”,而“不道,早已”,背道而驰的人,没有好结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其实大道至简,为学日益无外乎就是说学习能让人增加知识,让人有收获!为道是让人减掉自己的毛病!减毛病减到最后,以至于干什么事都自然而然的了,没有刻意的痕迹,虽然做事情做的不是很刻意,也没有让人感觉很伟大,给人的感觉很自然而然!但是呢,做这些事其实是非常的有用,是看似没干什么,其实呢是考虑到的面大,干的事情把方方面面都自然而然的照顾到了!
还有道德经很难懂,很多的时候得先理解了前边,后边才能理解!断章取义要不得!虽然按我解释这个也有断章取义的成份在其中!
单拿出这几句话,不这么解释也是没有办法,从道可道开始,或者从上德不德开始解释都有些繁琐,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肯定不合时宜!
在下愚见,希望大家不要见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明确一点,为学日益,益的是什么,为道日损,损的又是什么,是一样的东西吗?这两个2“为”是相辅相成,还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四十八章,全文如下: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译文:追求学问会一天比一天增加知识见解,寻求“道”会一天比一天减少欲念,减损再减损,一直达到道法自然的“无为”境地,能做到不妄为,不盲目行动,那么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为。治理国家要常无扰攘之事,乃至政令繁多,就不能够治理好国家了。
老子是强调少私寡欲的,所以这损,损的主要是欲念,使自身保持清静的心境,摒除偏执妄见、开阔心胸视野,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生的修养,所以为道之为是智慧之为。为学日益就是积极学习外在的知识经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知识经验越来越多,所以为学之为是知识之为。不管个人做事业也好,治理国家也好,都需要智慧和知识,没有智慧就运用不好知识,所以为道和为学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割裂开来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问怎么理解"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我的回答是己在前段时间答过此题。为不弗雅意,再简单重复几句:一是为学与为道的内容不在同一个层面;不能用一个方式去实现。不管学习什么内容都可纳入形而下一一器的层面;而为道是属于形而上一一道的层面。我们学习任何专业都以广博占有为标准。职场招工就是看学历;
二是"为"的方向相反。为学就要向外求学,从小学一路学上去;而为道的方向正好相反一一向内求。向外学的范围广泛,知识爆炸,所以必须"日益";而向内求道,内有什么?无非是自己的情绪欲望而已。内省一样就少一样,这就是"日损"。这样坚持天天日损下去,最终一定会达到无可减损的地步一一此即"无为"也。
以上是我的理解,不知你是否认同?
就像图中的瀑布,如无后源供给,必有干涸之时一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里的学,是指人制造出来的学问,即人之道,比如人文科学,这里的益是多的意思,越学越多,学也学不完;为道即遵循天之道,道法自然,不需要人去研究和改变,也改变不了,所以懂得自然就要摈弃一切人为的东西,这里的损就是丢掉,懂得,遵循自然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无为不是消极的啥也不做,其实就是敬畏自然,用自然的法则去理解世界,并遵循天之道生活在这个世界,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不过要想搞清这个问题,你必须先有一个架构,如果没有这个架构,那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