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通行本)第3章如下,老子是不是要把老百姓“变成傻子”?
圣人,老子,道德经《道德经》(通行本)第3章如下,老子是不是要把老百姓“变成傻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就是不尚贤,使民不挣。
欲望多,就会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三章的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
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其实这一章节,是体现了老子先生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世人所说的愚民政策,也不是很多人所说的弱民政策,更不是说让百姓都成为傻子。
如果天下都实现顺应自然,百姓都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就会繁荣富强,没有苛捐杂税,他们就能够做到真正的富强,能够做到真正的富足。
而且在老子这一章节的观点里,我个人觉得它也体现了“人无分别心”的概念,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就像老子先生所说的“人性相同,人遇不同”。
当我们真正做到老子先生所说的那样,社会也会更加安定,也会出现“老死不相往来”的场景。
所以,我觉得老子先生的观点独特并不是愚民,也不是弱民,而是从根本的角度上,去替民着想。@头条号 @道德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倡导的是“无为而治。”
他是一个朴素的辩证主义者,认为事物本身即是阴阳的统一体。相互对立的事物会互相转化,即是阴阳转化。
在这里“无为”即“有为”。
而且从“是以圣人之治”这句话可看出,这段话的主体应该是“圣人”,可能指圣明的君王,也有可能是那些有治世贤能的圣人。
这段话表面意思是,圣明的君王不强求贤才,不看重难得之物,令民众不争不抢,不偷不盗。
圣明的君王治国治民,理应使他们学会谦虚谨慎,实现温饱,强健体魄,不要强求他们志存高远。
民众若是无欲无求,那些有贤能的智者们,就能实现“无为而治”,也就是说什么都不做,就凭民众本身的自觉和良善来实现治世的目的。
很显然,人性虽本善,但这话第一段也写了世界上避免不了的诱惑许多,“争贤”,“贵难得之物”,也有诸多欲望。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
根据之前老子所提倡的“相互对立的事物会相互转化”,“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在于,虽然主观上不以取得利益为目的,客观上却可以更好地实现利益。
算得上是一种反面的鞭策激励吧。
看看评论里哪个人愿意当傻子?大家都更希望当智者,当有用的人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在民众就应是这个样子,现代交通信息迅捷,经济发达已不能理解老子的意思了。这段可反过来理解,民不争则不尚贤,民不盗则不贵难得之货等等。而孔子也有类似表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过草偃。大家都成为君子、真人,老子这段话自然就明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诗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有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老子“道德经”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要站在道的高度去思考和理解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老子告诉我们不尚贤,使民不争。使我想起楚王好细腰的故事。一个社会崇尚什么,人们就会对之趋之若鹜。看看当今社会物欲,金钱,权利是人们追求的,所以人们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得到金钱,以至于杀人越货在所不惜。
这次疫情告诉我们,其实人类生存需要的东西并不多,有吃,有穿,有住的地方就行了。但是人们却破坏这个世界,来满足无穷尽的欲望,最终会被欲望所吞噬。
所以,能吃饱饭,有强健的身体,减少欲望和贪婪,不要把精力,智力用在为攫取物欲的尔虞我诈上,顺其自然地生活,而不是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指手画脚,看似有为,其实是乱为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往今来,有几人智慧能比及老子。幸运的是,凡人不知老子,并不影响其正常的生活。读老子,让人愚蠢,那是读者的感受,与老子无关。愚者从来不承认自己的愚,对于愚者来说最正常不过,那就让他在他的愚中自得其乐便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