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中的“念”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自己的,思想《道德经》中的“念”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道德经》中的“念”是什么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中没有“念”这个字,但“念”这个字在中国文化中确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我们现代常说到“观念”,一个人的观念就是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结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这里,观念是一个词汇,是个名词。
但是这个词在古代不是名词,而是个动宾词组,观是动词,是观看、观照的意思,念是名词,是念头、思想的意思。“观念”在儒释道家都是重要的修行方法。儒家讲观照念头,念头来了要“发而皆中节”(《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要“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佛家修行就更讲究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但佛家与儒家的不同是,儒家“观念”时即分出善恶,善念行之,恶念忏之,以此“悟能”。佛家则是“念起即觉,觉之即离”,念起不随,念念起,念念去,即起即离,以此“悟空”。道家则是清净无为,念念清净,念念无为,以此“悟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道德经》里未提到“念”,佛学里提及“执念”、“欲念”比较多一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又翻开了我桌子上的道德经,《道德经》看过多遍了,要说看明白了,我一点都不敢承认,要说什么都没明白,心里还有点不服气。曾经听名人说过一句话,《道德经》这本书你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去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说实在话对于这本书我们不敢妄加评论。 在看了这么多遍后,老子的思想也有个大概的了解了。他讲万物的本原源于道,而道法自然,它清虚卑弱,它不争,它无为。它让人慈,让人俭,让人不为天下先。老子从各个方面用清静无为的思想让我们了解道,遵循道的规律,顺其自然,尊道而贵德。他的每一章基本围绕这些主题思想而展开,反复说明和论证。 我想这些就是我读了这本书产生的念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和“德”。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就是首先养“德”,德是基础,道是升华,这就是《道德经》所蕴含的“念”,即为人的道德理念、思想理念。同时蕴含了人们的社会理念、和谐理念、更有伟大的治国理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念,即今心之相。自在观心中意境。观自在思想演示。心缘起随境自察。缘心起随境智至。睹幻象而逐流。起心动而求索。意识藏相对相存。真假虚伪生灭不断。简言之,人生于念不离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念,是指“思想”或者“想法”是信念或者意念;也指心中的打算,念头、杂念的意思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指核心理念吧。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变化发展观念;言高德昭,长少有序;九丈之木
起于微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丈高台始于垒土;却又是【无为而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