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职场中,为什么有人说“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多劳多得是陷阱?
职场,领导,越多职场中,为什么有人说“做得越多,死得越快”,多劳多得是陷阱?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孤傲的创业者观点:不是陷阱
理由如下:
这件事情要辩证的眼光去看,一般在民营企业中,岗位配置没那么齐全,一个人顶几个人用,要求你要多做事。而在大公司、外企、国营企业中,通常情况下,大家各司其职,不会想多做事,因为有可能是陷阱。
对于职场新人,多做事,意味着犯错几率增加,挨批评的几率同样也增加。但是,学习成长也会比较快!不做事情,怎么成长?做的多,做的杂,成长的才快,能力才全面。
不考虑在国企,单纯在中小企业当中,有这种观点的员工,一般在职场的成长有限,所谓的自己的天花板会出现,反过来又会产生负面情绪,这在团队中是非常不好的事情。
不管老板还是直接上司,安排多做,如果是年轻人,我的观点是应该做,不要担心陷阱。这相当于公司出学费,你学习。更何况,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呢,怕什么?
结论:辩证看,年轻人不要怕,努力干就对了!
感谢阅读,关注关注@孤傲的创业者 并提出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真是这样,但也有点牵强!
“多劳多得”应该是从公平公正角度来衡量工作强度的。理论上来说,“多劳”肯定要比“少劳”或“不劳”的人创造的价值多,当然要“多得”。但在职场的工资分配中,不一定这样,存在很多变数。
第1:说一点真实的事情,我就看到过公司内部“忙得忙死,闲得闲死” 的现象很严重?!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分工不同。其实不是这样,是分工不公造成的。100个领导里面,没有哪个领导是没有一点私心的。当你在“俯首甘为孺子牛”式地工作时,领导并没有当一回事,他有他的小圈圈里的人,领导把这一类人“安排”的很好!你的敬业只会让那一部分人更舒服!
第2:这些都是很真实的职场现象!虽然说在职场要好好钻研技术,努力工作,但也要学会总结和汇报,不要一味地“埋头苦干”,失去了你的发言权。学技术,也要学沟通,学管理,多管齐下才好。要想着做得更好,可以做一位管理者,而不是仅仅会做事,不会说话,不会总结。那样真很吃亏!在适当的时候,要展示自己的才能,才能在公司有更好的发展。
第3:全面发展是保障。“多劳”确实不一定“多得”,在一个水平面上做得再多也是在一个框架里。量变的积累产生质变的飞跃,“量变”的过程一定是有方向性的,有质量的发展。就好比,学习是不错,爱读书也不错,唯独不能“死读书”或“读死书”,原因不言而喻!好了,就说到这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职场上大家抱怨的“做得越多,死得越快”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引起职场人士的关注。我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多年,在我的工作圈子里,有的领导把这种现象形象的称作为“洗碗效应”。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经常洗碗的人难免偶尔失手将碗打破,自责惋惜之余,有时还会受到冷眼指责;相反,那些“一抹嘴就走”的人,则可等闲视之、明哲保身。更进一步地解读认为,“洗碗”越多,打破碗的概率就越大。好汉费力不讨好,懒汉讨好不费力,倘若放任这种现象,则“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者就会越来越多,任劳任怨的“洗碗者”则会越来越少,造成干部选任的逆向循环,阻碍事业发展。
从机关单位的组织人事机制来讲,要破除“洗碗效应”,跳出“做得越多,死得越快”的怪圈,关键还是要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为方向,围绕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敷衍塞责、不敢担当作为问题,创新容错纠错机制,探索能上能下路径。
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制度改进。聚焦干部干事创业动力不足、能力不够、压力不到等问题,理清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内在逻辑,制定实施办法,建立制度链条。
二、坚持区别对待,严格划清界限。准确区分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根据行为逻辑顺序制定评主观动机、评工作依据、评决策过程、评社会影响、评事后态度实施标准,做到容错不纵错、纠错不犯错。
三、坚持严格标准,做到能上能下。机关事业单位用人的最大问题就是体制不活,能上不能下。要严格执行相关干部管理规定,探索建立“下”的干部专门管理库,实行动态管理,让干部下的服气、下后能上、上有依据。
四、坚持严督实考,强化实绩导向。始终以考评领方向、增动力、传压力,从健全体系、严督实查、真奖真罚全链条发力,为容错纠错立好标尺、为能上能下提供依据。发挥督查正向推动作用,变了解结果为过程督导,不搞年终考核“一锤定音”,将考核要求嵌入日常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按时保质推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公司是按照“剩余价值”进行分配薪金的,不是“按劳分配”。要注意是“剩余”和“价值”。所以,劳动量只是形式,而更看重的是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上一篇:遇到总爱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较真、爱翻旧账的人,该怎么应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