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单位里有些事情你并没有做错,却被外行上司严厉指责,是该委屈求全还是据理力争?
领导,上司,外行在单位里有些事情你并没有做错,却被外行上司严厉指责,是该委屈求全还是据理力争?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第二件,叫不知天高地厚。领导是县级政府的一位副职,从市政府提拨起来的,分管M局。刚到职,来M局说是调研,其实是认人,熟悉情况。在一个小型的座谈会上,问了好多工作上的事,很是认真地分析探讨着。后来一本正经地安排:针对工作中易出差错的地方,你局起草一份党政纪处分的文件,要明确出现一件怎么处理,两件怎么处理,列得详详细细,待汇报县上同意后执行。这一下子,干脆没人接话了,大家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如果就此打住那倒好了,问题是这领导要局长、副局长们当面答应,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班子成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说话。这时领导真生气了。满脸不悦地问你们什么意思?看来躲是躲不过去了。一位从事过相关工作的同志,小心翼翼地回答:给予一个人党政纪处分,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这方面中央明确:只有中央、中纪委和省级党委、省级纪委才有权制定党纪处分规定;同样,也只有国务院、监察部和省级政府才有权制定相关政纪处分规定;除此之外的任何机关都无权制定相关规定。即使我们有权制定,也要请纪检监察机关参与,共同制定。回答完,那领导再一句话没说,悻悻然说了两句,走了。从此,谁去汇报工作,思路与他的不一致,他会盯着你的脸问:你又说我不懂政策?叫人哭笑不得啊!
至于题主问的怎么办?还真没有好办法。委曲求全?确实还算不上,只能自认倒霉,吃一堑后,长一智了。据理力争?肯定是蠢招,在行政上混,那是绝对不行滴。人在世上混,那个不挨刀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有错,从两个维度去考虑:
1.事项做的没有错,那是不是做事的先后顺序上有问题了,不合时机的把事项做了,会影响到全局稳定和发展,把领导的合理计划完全打乱了,带来很大的损失。这时要及时与领导沟通,问清领导的意图及期望结果,如何把损失降到最小。【完全征询领导意见及下一步的按排计划】
2.诚肯的挑个合理的时机,把自己完整的工作计划,讲解给这个领导,让这个领导,完全理解自己的工作按排及进行计划。征询一下领导意见,可继续施展吗?或按排别的人去做这份工作。
当自己用心诚恳的表达出自己的工作计划及进展的结果,表达给外行领导。他如果还物理取脑,那证明这个单位就是个混日子单位,想在这工作,搞好人际关系,不用有作为就可以了。
仅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去跟他们争,常言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您去跟他们去争,说明您和他们也是半斤兑八两,没有一个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首先,这种事情很少发生,要么你们的上下级关系及工作方式,方法,作风,氛围,主导理念等等……本身形成的工作文化理念,就是低级土憋式的笨拙原始方式的,
要么你的领导就是个污其八糟的主。
一独断专行,没啥大韬略?占山为王,我的地盘,我说的算,傻逼的那种。
要么是伪科学的玩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和上级发生争执的时候,记得一条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十几岁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思想政治”的时候,记住了这个原则,让下了这句话,却不一定理解。工作了,我们意气风发,忘了这句话,经常以为真理在自己手中,什么据理力争,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总觉得“英雄寂寞”,没有人理解自己。人到中年,才又想起这句话,回顾自己的前半生,用血泪理解了为什么“下级服从上级”是一条“原则”。君子和而不同,“和”在先。
起争执的时候,也许你是对的,但也有可能只是你认为自己是对的,真理并不一定掌握在“你认为”里面。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是下级,无论如何,你已经违反了原则。组织原则里面也明确给出了,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如何处理,现场起争执,对着干,无论如何都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认为自己是对的,可以交由集体讨论;如果还觉得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是错的,可以向上一级反映情况,但前提是: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集体决定必须拥护并执行。
(其实想写的还有很多,从第一段就可以明白,但就写到这儿,不想多说,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考见智的事情。而且,我还愿意分享正能量的事。再写下去,负能量满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