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女性产后漏尿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产后,肌肉,尿失禁女性产后漏尿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感谢邀请。我是三宝妈的大冬瓜,一名热爱唱歌的90后,育有3个可爱的宝宝,身经百战自己摸索出丰富健康的育儿经验,愿能对您有帮助。
产后漏尿是每个顺产妈妈避免不了的问题,但只要注意做好产后康复就可恢复,宝妈尽可放心去面对。
01 一般妇产科医生会建议在产后42天复诊之后做盆底肌康复
但以个人顺产三胎之后,现在仍无漏尿的经验,只要恶露排干净里就可以进行盆底肌康复,早做早好!
据了解,顺产完第一胎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漏尿情况。
比较严重的是生完第二胎和第三胎之后,说明顺产次数越多,情况则越加重。
在顺产过程中,当胎儿从狭窄的产道顺出来时,宫锁使产道由窄变宽。
在胎儿离开产道出来之后,产道则无法自行恢复到原来有弹性的狭窄。
就像气球被吹大再放了气一样,恢复不到吹之前的弹性。
所以经产妇的私处多少都会变的有些松弛。
02 产后问题
情节轻微者则是尿频、几滴漏尿、便秘、夫妻生活不和谐等
严重者则会导致子宫脱垂、直肠脱垂、膀胱脱垂等症状,甚至咳嗽打喷嚏时会尿失禁。
所以在产后,我们可自行通过一些训练,配合医院等电疗康复,将会实现私处紧密的效果。
03 训练方法
a 夹bobo球
准备直径15cm、10cm、5cm大中小号三个bobo小球,
坐在凳子边,将大号球放在大腿根部,来回夹10分钟,
换上中号球放在大腿中部,来回夹10分钟,
换上小号球放在大腿与膝盖的关节处,来回夹10分钟。
此训练早晚各完成一次,每次30分钟
b 臀桥练习
放松平躺在地,抬起臀部时子宫用力夹收,坚持10秒,
放松慢慢平躺回来。
此训练早晚各50次。
c 阻断小便
小便时的过程中分2-3次控制,就像控制尿道的开关一样,拉一点停5秒,再继续拉,再拉一点停5秒。
此训练更能刺激和激活尿道神经,每日一次。
医用电疗法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做阴道哑铃收缩训练,或者进行电疗康复。
此训练的效果比前面三项在家自行训练的效果来的快。如果时间允许,则可选择到医院做盆底肌康复。
个人建议
我个人生完第一胎之后,在42天复检时,医生建议到医院进行电疗康复,但是由于家住的离医院远,隔天到医院做康复不方便,所以就在家自行做第1、2、3的训练,两个月后完全没有一点漏尿情况。
生完第二、三胎之后,在恶露排尽时,在月子中心做了电疗康复,并结合上面的三种自行训练,在产后第二个月,子宫就无松弛无漏尿现象。所以说产康越早做越好!
或许每个人的身体机能不一样,恢复也不一样。但是身体是自己的,如果带来生活的困扰也是影响自己。所以建议宝妈们放松心情,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时,爱惜自己的身体,坚持努力去提高自己,成为更完美的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少女性出现这样一个尴尬的问题:产后出现了漏尿的现象,有的女性还比较严重,这种情况怎么办?
产后漏尿或者说遗尿,与妊娠、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筋膜损伤有关。盆底肌本身是一张有弹性的“网”,经过怀孕和分娩,这个“网”的弹性变差,“吊力”不足,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引起下垂,如子宫下垂、膀胱下垂等,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膀胱的异常就会引起漏尿症状。可以考虑以下方式进行治疗。
1.盆底肌肉锻炼,也就是缩肛运动。最大力快速收缩阴道及肛门后立即放松,连续收缩放松3-5次,再放松6-10秒,反复做10-15分钟,可分次进行。6-8周为一疗程,训练3个月后应该会有明显效果。另外,也可以下载一些运动的软件,里面一般有专业的盆底肌知识和锻炼模式,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案,更好地进行产后盆底肌恢复。
2. 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通过对阴部神经和盆腔神经的反射性刺激或神经肌肉直接刺激,加强肌肉强度或起到放松、镇痛的作用,通过诱导神经反射,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减轻症状。
3.对于产后漏尿很严重的产妇,建议积极手术治疗,提高生活自理。例如采取阴道无张力性尿道中断悬吊术:把合成的医用性材料放于尿道的中断位置,增加尿道的结构,形成一个吊床托起膀胱,减轻症状。
4.生物反馈治疗。使用肌电图与压力曲线,把患者肌肉的活动信息转变成听觉或者视觉信号,并反馈给患者,给出肌肉状态是否正常的信号,为患者提供相对正确的肌肉训练方案,长时间下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并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治疗效果。
点击页面下方【了解更多】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女性生育后,盆底组织、筋膜组织松驰或者受伤,耻骨尾骨肌群张力降低,当腹部用力,腹压增加,压迫到膀胱就会漏尿,医学称之为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既可预防,也完全能被控制或治愈,尤其是能进行早期治疗。因此,一旦出现尿失禁,应尽早到正规、专业医院就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还是应该看医生看好要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