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防止痛风发作?
痛风,尿酸,嘌呤如何防止痛风发作?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7、定期体检:中老年人、中年男性肥胖者、绝经期后的妇女;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原因未定的关节炎、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例肾结石患者,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长期爱吃肉类及经常饮酒的中年人,应定期体检,密切关注血尿酸浓度。如怀疑患有痛风性关节炎时,应该进一步做骨关节x线检查,确诊后及早治疗。
总之,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生活要有规律,同时注意季节变换和保暖,以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有痛风家族史的,也不要悲观,要自身控制饮食,加强锻炼,按时体检,降低患痛风的概率。因此,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宜体重、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痛风的最有效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饮食也越来越好,痛风已不再是富人和老人的“专利”。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痛风患者该如何防止痛风的侵入呢?
最好从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控制尿酸水平,才能躲开痛风对身体的威胁。在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来防治痛风:
1、饮食低嘌呤
宜食嘌呤低的食物:面粉、洋葱、水果、牛奶、鸡蛋等。
禁食高嘌呤的食物:动物内脏、大脑和各种肉汤、肉汁、沙丁鱼、凤尾鱼、小虾、扁豆、黄豆及菌藻类;粗粮、菠菜、花菜、禽畜肉等食物含嘌呤,要谨慎选择。
2、低糖低盐饮食
建议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每天精制糖摄入在25克以内。
果蔬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利于尿酸的溶解和排泄,建议每天至少吃500克蔬菜,水果吃200~350克。
3、充足饮水
充足饮水可以增加尿酸排出,建议高尿酸血症患者每天至少饮水2000毫升。
随时随地小口喝,特别是运动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
4、不饮酒
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为尿酸,抑制尿酸排泄,因此痛风患者尽量不要饮酒。
尤其是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禁酒。
5、注意保暖
寒冷是痛风的诱因之一,痛风患者应注意保暖。加热会增加尿酸溶解度,相反,冷却会使尿酸析出,形成结晶,引起疼痛。
白天不疼痛,就是因为手脚温暖,到夜里,手脚凉下来,或者睡觉时脚伸出被子外,尿酸溶解度就会改变,引起剧烈疼痛。
适量运动
痛风患者应多进行散步、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但不宜剧烈。
高尿酸患者常合并其他代谢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缺血、血压升高,带来健康风险。
因部分痛风患者的骨骼被尿酸严重腐蚀,运动反倒可能造成应力性骨折,应量力而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部分患者后期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
诱发痛风的原因非常复杂,影响体内嘌呤水平的因素除了饮食、环境,还有生活习惯、疾病等
指导回答医师:成都西部痛风风湿医院刘良运
一、性别和年龄
(不同年龄、性别痛风特点比较)
首先,年龄与痛风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但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有研究显示血尿酸水平在新生儿出生时浓度最低,出生24 h后开始上升,3d后基本稳定至青春期。
另外,男性和女性青春期以后血尿酸变化规律不一致,男性青春期后血尿酸水平增长较女性更快,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血尿酸水平增长较为迅速。这可能与男性和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差异及更年期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变有关。目前大量研究证实,痛风在人群中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的累积发病率为8.6%,其中原发性痛风占5.9%,男:女为20:1,其可能原因[3]:
(1)男性饮酒频率和饮酒量明显高于女性;
(2)雄性激素可能促进肾脏尿酸重吸收,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雌激素的作用正相反。
二、饮酒
经常饮酒的人发生痛风的风险性比不常饮酒者高,其可能原因[4]:
(1)乙醇刺激人体内乳酸合成增加,乳酸又可以抑制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
(2)乙醇可以增加人体内嘌呤合成的速度,使其产量增加;
(3)饮酒过程中常伴食用含丰富嘌呤和蛋白的食物;
(4)某些酒类,尤其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大量嘌呤。
三、被动吸烟
周围人经常吸烟者发生痛风的风险性比周围人不常吸烟者要高,其原因可能是被动吸烟者对烟草中有害物质几乎没有抵抗力,进而导致有害物质对被动吸烟人群危害较大,被动吸烟可能加重机体负担,降低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危险性。
四、疲劳及作息紊乱
经常感觉疲劳和作息不规律者发生痛风的危险性更高,可能因为疲劳和作息不规律是两个相关联的因素,作息不规律可以导致疲劳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机体能量消耗殆尽、代谢产物堆积和机体内环境变化等现象,同时也会导致体内尿酸的代谢受到影响,进而增加患痛风的危险。
五、饮食不规律
饮食不规律者发生痛风的风险性更高,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节奏被打乱,造成肝脏生物钟基因节律紊乱,肝脏的代谢功能恶化,使原本作为能量被消耗的物质转变为脂肪堆积到脏器周围,造成内脏肥胖。
研究显示,肥胖与高尿酸血症存在密切关系,内脏性脂肪蓄积、胰岛素抵抗和多种脂肪因子的分泌等多种危险因子参与了高尿酸血症的形成[5]。
六、疾病和药物
细胞核中的核酸经过一系列的代谢过程,最后分解成尿酸,而绝大部分尿酸经过肾脏排出体外。无论是生成还是排出的过程一旦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尿酸升高。
人体的尿酸来自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富嘌呤食物的摄入,所以饮食因素只是痛风的部分原因;而凡是能够导致人体细胞大量破坏的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肌溶解、剧烈运动、肥胖、肿瘤的放疗化疗等,都可能会引起尿酸升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