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不为,道德经,老子如何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无思无虑,不妄为。“无不为”,按照常理理解,应该是所要达到的各种目标都可以达到,或者是指所能做的事无所不包,所能达到的境界无所不至。
这句话有问题。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要义,没有争议;“无不为”的观念在《道德经》则显得很另类。它和老子在《道德经》里所表达的一贯思想是矛盾的。
我认为有关考证是对的:《道德经》的早期版本,和王弼注的本来面目,不是“无为而无不为”,应当是,或者象王弼本《道德经》第三十八章那样表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或者象帛书甲、乙本在对应今本的第三十七章那样,不提“无不为”,只提“道常无为也”。
从各传本看,“无为而无不为”和“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是相矛盾的。可以认定,“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才符合整部书的表述和意思,那么“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错误的文本。
错误发生在哪里呢?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本子,都和王弼本一样,在第三十七章里,都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但上世纪出土的帛书甲、乙本却是“道恒无名”。郭店楚简本是:“道恒无为也。” 郭店楚简本是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本子,也是公认最接近老子《道德经》原始面貌的本子。进一步支持郭店本的还有后来发现的北大西汉竹简本,竟然也是“道恒无为”。“恒”应当是原文,“恒”改“常”是避汉文帝刘恒的名字。“无名”和“无为”,本质上是一样的。
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其中的“无不为”是后加的。
怎么加上去的?
“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并非老子本意和《道德经》初文,它是战国末期出现的一种观念,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改造。这种提法出现在庄子外篇、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它是黄老道家的典型理念,但和《道德经》的思想有根本不同了。今本《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文字,是随着“无不为”理念的流行,为了和老子拉上关系,就直接进入了《道德经》的传写之中。
到底是何时改的,这还不好说。看起来,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他们所依据的本子应该还和帛书本是一致的,那么,这种改动,时间比较晚,但是影响很大,各传世本都未幸免。
“无为而无不为”,是以“无为”达到“无不为”的目的,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目的性,这是它和老子《道德经》“无为”本意的根本区别。老子的“无为”是无思无虑,无执无欲,本乎自然。后来的道家,觉得只有“无为”或者“无以为”,无论如何是不能治世的,为了顺应现实政治需要,让道家能通俗地为人接受和参与政治,开拓了新思路,用\"“无不为”作为“无为”的目标。
正面看,这句话对于道家政治思想的功利化、现实化,还是有很大作用的。如果赞成黄老思想,这句话是可以作为理解道家的格言。但是,对于《道德经》,则对“无为”和“无不为”应做到要泾渭分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应的观点】:无为,我们不可以理解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那不叫无为,那叫偷懒,消极。那无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极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说:为了追求学问,知识日益增长;为了追求天道,欲望日益减少。欲望减少又减少,以至达到没有具体事务的追求,就是无为。只有无为的人,才能做到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的大作为。
老子的意思是,首先要通过修道,摆脱日常繁琐的事务,而不是为了日常的琐碎事务去修道。如果能够把日常繁琐的杂事,全部抛弃,没有包袱,无所事事,没有牵挂,才叫无为。那是不是说,只有摆脱了日常琐碎事务束缚的人,不为那些繁琐的杂事而烦恼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呢?老子点头道,说:要想实现取得天下财富的目标,就应该保持没有具体琐碎事务的追求,要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事。
一、如果把一些日常具体事务,当成大事来做,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
1、我们会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总是把眼前的具体事务,作为人生必须做的事情来看待,整天忙忙碌碌,不知所谓。以为做出一点成绩,让身边的人看得见,就是成功,就是有作为了。原来这是根本成不了大事业的,要想实现人生的理想目标,必须改正这种错误的做法。
2、以职场为例,无不为并不是无所不为。如果老板无所不为,员工便会无所为。大家都坐在那里等待命令,以便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地应付。组织内充满了被动、消极的气氛,实际上大多是老板无所不为造成的。无为并不能无所不为,因为无所不为会把无为的动力消耗殆尽。无为具有任何发展演变的可能性,却不能突破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因应庞大、复杂的无所不为。
老板无为,主要用意在尊重员工的为所当为。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做好各人应做的事,所以能够无不为。唯有老板无为,大家才能不受干扰地无不为。无为才能无不为,看似矛盾,实际上,无不为的无为,才是真正的无为。
3、我们中国人讲无为后面有三个字,无不为。意思就是说无为要能够收到无不为的功效才叫无为!孔子讲无为,老子讲无为,为什么他们两大圣人都叫我们要无为?因为作为领导,你做了以后,你的干部就不敢做了。你说了以后,你的干部就不方便说了。
领导层以身作则,是行为态度以身作则,而不是做事情以身作则。我敢说你当老板,你的技术不如你的工人。我敢说你对里面的作业程序,,你还不如你的干部,这才是正确的。如果你说没有没有,我们公司相反,所有事情我最清楚,那就表示你底下的人一塌糊涂。领导越能干,下面的人越不能干。
►事情有大有小,小事情基层就完成了,根本用不着干部。基层一定要有为,因为他还不懂什么叫无为,无为是要学习的。
►无为是想办法让别人去做,才叫无为。但是因为你想办法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叫无为,你真正去做就叫有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