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教育部:来日方长,不建议占用周末、假期时间补课,你怎么看?
学生,时间,疫情教育部:来日方长,不建议占用周末、假期时间补课,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低年级孩子居家,网课基本上能满足学习需要。生活不只是只有网课学习,还有亲子活动,兴趣探索,闲暇休息。有人说,生命比学习更重要,少一年学习时间,对人生无甚重要影响,但若是染病,对身体损伤大,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这说法似乎有点道理。既然不能上学,就在家好好享受亲子时光,探索自我,积聚力量,做好后期的学习和生活规划吧,毕竟来日方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题主的问题。
我非常同意教育部的规定。教育非一朝一夕的事,来日方长,占用周末公众假期来补课毫无意义。
1.网课一直上,并没有耽误教学进度。
今年2月10号高中开学,2月17号初中开学,虽然没去学校,但是在家也是按照计划上的网课,课程没有耽误。这次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也检验了学生的自律能力,增强自律,学会自学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有观点认为,网课的效果不好,有部分学生根本不学,那我想问,就算利用休息时间来补课对他们又有多大的效果呢?
2.周末假期补课违背教育的规律。
教育是一个“来日方长”的活,不能一口吃个胖子。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再说了,小学、中学就那些知识点,在现在的网课强度,再就是5月份中学基本上都会开学的,那是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的。除了毕业班,以后还会有复习的,时间很充裕,没必要紧张过度。
3.老师、学生双方都不愿意周末假期补课。
我们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老师、学生都不情愿,那补课完全是形式主义,毫无意义。
4.要把减负落实到行动上。
利用周末、公众假期补课会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增加孩子们的负担,影响他们的心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提高效率的方式来完成课程任务,而不是延长时间。
疫情是全国的疫情,大家都在上网课,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这对大家都是公平的。
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一个个的“小眼镜”。
所以,我赞成教育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循序渐进,该学时学,该放假时放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建议也不反对,自然是大多数学校会占用周末和假期补课了,尤其是私立学校,他们的成绩与生存与发展关系更为密切,公立学校质量观也越来越强,周末假期补课的短期效果就是考试成绩的提高,不补相对落后,谁也不甘落后,公立学校即使不收费也会组织补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赞同教育部的观点,不建议占用周末和假期时间补课。
可能家长们比较担心孩子在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的学习效果不好,觉得孩子是在老师眼皮底下才能学进去,现在离开了老师每天从早到晚好几个小时的看管学习这么久,家长又不懂教学,大多数家长又根本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所以担忧孩子成绩会越来越跟不上。与其说是担心孩子的学习,实质上是家长的严重焦虑心理在作怪。
家长大可不必过度担心的。其实,就是在学校的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就像双胞胎都还是会有差别的一样,这是正常现象。家长现在每天看到的孩子的学习状态,基本上也就是他们的学习常态。这与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有关。只不过在没有疫情时,孩子每天能正常上学的时候,把孩子交给学校,全天有老师看管,家长根本不必操心。家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实时看到孩子更多的学习状态,眼不见为净而已。
家长还有不了解的情况是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也是有教学进度计划的,基本上能按计划把春季教学进度完成一部分了,并且,老师们也都在线上同步进行作业批改和指导,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将来全面复课后,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对需要查缺补漏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强化训练,通过提高训练密度和强度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通过压缩课程结构和期末复习时间,有必要的话每天再增加一小时有效课时做辅导等方式,是完全可以如期完成教学任务的。
从1995年5月1日开始,已经实施了25年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节律了,突然打破规律,容易产生诸多不适应的感觉,并且也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会牵扯到家长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实在没必要这样做。
希望老师、学生、家长都加把劲,我们共同配合,齐心向时间要效率,就像打疫情战这样众志成城,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段非常时期的。这几个月来,全民都很公平地经历了疫情的考验,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考学的难易程度也都是均等的待遇,真的大可不必过于杞人忧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心理老师的角度来说,我是大力支持教育部关于建议中小学通过学段、学期、学年的调整,通过充分利用有效教学时间,还有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尽可能减少占用孩子们休息的时间学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