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秋后,秋冬,季节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要秋后问斩?因为要考虑玄学风水因素
历史上在《左传月令》一书中就有关于“秋冬行刑”的记载。
最早见于“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狱讼”。
古人认为,春夏两季万木葱茏,正是植物和动物生长的季节,是一切生发的季节,这个时候是不能起杀心的。
而秋冬季节一片萧瑟的景象,为了顺应这个肃杀之气,古人就选择这个时候对犯人执行死刑。
这个问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的东南西北方位图看出,春天是生发的,而秋天却是收敛的,春天不能有杀机,而秋天就可以有杀机。
汉代法津规定,刑杀只能在秋冬进行,立春之后不得刑杀。
唐、宋律规定:从立春到秋分,除犯恶逆以上及部曲、奴婢杀主之外,其他罪均不得春决死刑。
清代规定,经朝审应处决的犯人,也需在秋季处决。
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
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因为古代的死刑一般都在秋季,所以古书上和历史剧中都经常有“秋后问斩”这样的话。
《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
作品叙述了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之间的矛盾斗争。
虽然同是外戚贵族,但是窦婴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爵位,田蚡以裙带关系平步青云,窦婴为人正直、忠于汉室、不贪钱财; 田蚡则善于权术、专横跋扈、贪婪骄奢。
结果因汉武帝依违其间,不主公道,窦婴遭田蚡陷害。
终于在元光五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被田蚡杀头示众干渭城,田蚡之所以急杀窦婴,是因为按当时制度,春季不宜用刑,甚至可能遇赦,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
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
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
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
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在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古代的官员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囚犯,在提审的时候直接就宣判死罪,然后令箭一扔,左右人员马上压着犯人拖出问斩,可谓大快人心。然而,在古代,死刑的判决是极其慎重的,不仅要上报皇帝,反复核对,而且在行刑时间上还很有讲究的,并不是想什么时候处决犯人就可以什么时候处决的,处决死囚有专门的时间要求,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秋后问斩、午时三刻问斩等,都是在说死刑犯执行的时间。
那么,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十二时辰,古人为什么偏偏选在秋后,并在午时三刻来处决死囚呢?
秋天有一种肃杀之气,秋后处决犯人是顺应天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也是万物开始凋零衰败的季节,秋后,万物凋敝往往会给人一种肃杀沉寂的感觉,自古逢秋悲寂寥,就是这种感觉。
针对每个季节不同的特点,古代人们将王道与四季相对于,认为帝王的政令应该与四季变化相适应,具体来说就是“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每个季节的特点都是天道,统治者执政必须要顺从天道,否则就会招致上天的惩罚,而刑罚刚好与秋冬相对应,所以,死刑一般都放在秋冬季节执行,以顺应天时。
选在秋后行刑,震慑作用明显
在古代,处决死囚犯一般都是公开处决,方便百姓观刑,比如经常听到的拉到午门外处斩,拉到菜市口处斩等等,其目的除了惩处犯人外,还有就是起到震慑作用,用这种血腥场面来告诫百姓们,要遵纪守法,否则这就是下场。
古代是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春夏之际百姓们基本都在忙着耕种育苗,比如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就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古代的百姓们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只有等到秋天收完庄稼才稍微好点,这时候才有时间去观看处决犯人这样刺激的刑罚,所以,选择秋冬问斩,观刑的百姓多,这样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最大效果。
除了季节有要求,古代处决犯人精确的时间点也都规定好了,那就是午时三刻行刑,古人们认为人死的时候阴气比较重,尤其是处斩有重罪的囚犯,阴气更甚,不利于处决犯人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选在在阳气最盛的时候来行刑,以此来压制住阴气,而一天之中,午时三刻的阳气最盛,所以才选在午时三刻来行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时候,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认为在人类和自然界万事万物之外存在着一个能支配万物的造世主。灾害、瘟疫、祥瑞、丰年都是上天赐予的,因而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设官、立制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人间的司法也应当适应天意,顺乎四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