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天是大暑,农村老人常言说"大暑三不吃四不做"是指的哪些呢?有道理吗?
大暑,天气,身体今天是大暑,农村老人常言说"大暑三不吃四不做"是指的哪些呢?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所谓“四不做”
1、不消汗不洗冷水澡。哪怕你汗水湿透衣衫,热得头晕脑胀,也不准你奔回家一盆冷水浇头,或一个孟子扎进水库里,大洗特洗。为什么呢?因为你大汗淋漓,身体所有毛孔都是张开状态,此时冷水入侵,很容易寒邪入内,对机体造成损伤,轻则腿抽筋,重则脑卒中,被这样激出毛病,或者直接出现生命危险的,每年都有发生。
2、不贪凉在室外露着肚皮睡觉。很多年轻人受不了老农村夏日室内蚊帐内的闷热,喜欢到室外平房顶,或者直接在室外一席草帘,吹着凉风睡了过去。夏日昼夜温差也是有的,尤其是凌晨时,夜凉如水,人在室外露着肚皮贪凉睡觉,很容易被凉了肚子,造成拉肚子,也容易让寒湿之气在睡眠中顺毛孔进入人体,早上会觉出骨头缝里都潮湿着,很不舒服。
3、不熬夜+午睡。老农村人养生说 法,夏日天长夜短,傍晚7点天还亮着,早上4点,早已鸟雀欢叫,天光大亮,加上天气酷暑,蚊子叮咬,一时半会儿还睡不着,所以说,过了五一不能再熬夜,最好加一小时午睡了。
4、爱做的事情尽量不要随心所 欲。农村有句话叫:“春困秋乏夏打盹”,夏日人体不运动消耗都巨大,苦夏的人也很多。再加上睡眠不好,精神不济,最好能分床睡,休养生息,平安度酷暑。
总而言之,据实际经验来看,农村老人这“大暑三不吃四不做”还是很有科学道理的。尤其是现今,冰箱空调普及,室外大汗淋漓进入室内空调房,很容易毛孔闭塞,吹出空调病,甚至造成面瘫等。而冰箱的冷冻冷藏,给大家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极冷食物和瓜果饮品,管不住自己的嘴,一个夏天吃出一身毛病,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常人来看,我们农民对节气的运用仅局限在耕种作物上,这关于养生的事似乎只有城里人才会注意。其实,这你还真错了,因为农民每时每刻都在养生,而且普遍身体都比城里人硬朗,以至于有很多城里人非常不解,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而且吃着昂贵的饭菜和营养补品,到头来身体还不如粗茶淡饭的庄户人家结实,都来体验乡村生活窥探农民的养生秘诀,就像农村老人常说的“大暑三不吃四不做”就是大暑过后的养生秘诀,但有些城里人真了解了没几天就难以忍受,其实这就是最好养生秘诀,尤其在炎炎夏日相当重要,所以“冬病夏治”不无道理。在这我们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农村的三不吃也是泛指,在此列举三项为:
一、大暑不吃隔夜的西瓜,即便冷藏也不行。西瓜作为夏季人人必吃降暑解渴的水果,一直以来都受是夏季水果最畅销的,但也因为西瓜个体太大,经常会遇到吃不了的情况,以至于很多人会将剩余的西瓜用保鲜膜封存,放在冰箱冷藏,第二天可以接着吃。但是这种做法是既不卫生又不安全,很容易导致拉肚子情况。因为看似卫生的保鲜膜冰箱冷藏,其实很容易在保鲜膜和西瓜之间形成滋生病菌的巢穴,曾有实验表明隔夜的西瓜表层细菌数以亿计,即便冷藏细菌数量不减反增。所以,农村老人提倡吃不了的西瓜,叫来左邻右舍一起吃掉,还能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又不会浪费。
二、大暑过后不吃狗肉。今年的大暑伴随着中伏的第二天,多地气温聚升至37℃左右,在我们农村是严禁吃狗肉的。一来作为农民家家户户都养狗,虽然知道最好吃的狗肉莫过于中华田园犬,但农民本就不会去吃。二来狗肉是味咸、热性数一数二的肉类,属于冬季御寒的佳品,而夏季三伏天食用极易上火损害内脏器官,尤其像夏季上火体质、或体内热病炎症人群严禁食用,《本草纲目》也记载过“狗肉,热病后食之,不安也”,可见厉害程度不吃为妙。
三、大暑不吃凉性饮料和雪糕。每到炎热的季节像大暑,很多人会在冰箱里冷藏冰镇饮料和雪糕,准备过一个“凉凉”的夏天,但殊不知这样做也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夏季三伏天天气炎热,应激反应导致人有意寻找凉物解暑。而人体的胃内温度在38℃左右,冷饮和雪糕由于温度太低,会对胃粘膜造成很大的刺激,尤其有胃病的人夏季不宜吃。而且会造成食欲不振的情况。
再者,农村老人说的四不做有以下四点:
一、大暑空调下不做夫妻房(和谐)事。因为我们知道夫妻爱爱属于阳气外泄,但在炎热的大暑后,一般室内的平均气温都在30度以上,必然造成大汗淋漓,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几乎家家都有空调来降温,但此时一定不能打开空调,更不能调低温度。这很容易导致男女出汗后毛孔全开,而寒气入侵的情况,出现夏季感冒、浑身无力、体虚等如空调病一样的情况。
二、大暑不做宅男宅女,多运动。大暑后的炎热很多网友直言太热不爱动,总是感觉浑身疲态,稀汗如金,生怕出一点汗水。其实,尤其夏季三伏是治疗冬季风寒疾病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农村又有“冬病夏治”的说法,这从城里人经常老年风湿病和老寒腿可以看出,这在农村是很少的病症。再说我们农民这个季节哪有时间宅在家里,谁不是忙着抗旱、排涝、抵御风灾忙活整个三伏天。
三、大暑后不做“气蛤蟆”。气蛤蟆在农村水边田间十分常见,其一动就浑身鼓起犹如胀气一样,所以称之为“气蛤蟆”。在这个季节千万不要和气蛤蟆一样,遇事爱“生气”,因为本身天气燥热,很容易情绪烦躁不稳,在夏季经常生气造成肾上腺素分泌异常,极易上火伤身,生气得不偿失,心平气和才是夏季养生之道。
四、大暑不做空调的奴隶。这原因很明显,“空调病”三字已经家喻户晓,有的朋友打趣的说“夏季三伏,命都是空调给的”,但不能图一时的凉快而断送一世的健康吧!正确的方法应该温度调制不低于26度,而且每隔两小时通风换气,而不是完全的被空调俘虏,最终导致空调病留下顽疾。
所以,我们农民的三不吃四不做都很容易做到,但像吃狗肉、吃冷饮、吹空调、宅在家,这些都是城里人优越的生活条件,所以大暑后天气炎热很难自控。总结我们农民的养生秘诀:粗茶淡饭好消化、挥汗如雨排湿寒、身体倍棒多运动、吃嘛嘛香胃口好。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谢谢!
上一篇:请问一下,最近我想买个华为mate20x,是在线上买便宜还是线下买便宜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