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在驳斥儒家思想吗?
道德经,老子,儒家“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在驳斥儒家思想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孔子讲的德指下德,需要树立标竿,提醒人们不这样做不合德!
还有一点:道德经是讲大道的,分开讲道与德,实即道即是德,德即是道,二者无不同!
另外,道德经一出,无与伦比,前后则再无讲本源如此高度!至于后来的论语也无此高度!
关健是儒学无此高度,故不以时间先后为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不是,这两者只是在,讲述不同的境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无为法。出世法。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此是世间法。有所为。因为后者,达不到前面的要求。所以才提出不失德。因为他还有守德,这个意识。所以,虽有德行,却不能称之为上德。简单的说,就是你还有分别心。看这个好,那个坏。这是善,那是恶。你还会在利益面前动心。只是懂得克制约束自己。不像那些,连下德意识都没有的人。毫无底线原则。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是讲,他的德行,已不存在意识上的守德,他的德行是自自然然的。已经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已经与大自然相融。他的一切行为就是道德。他自己就是道德的本身。就是佛家说的,他已回归本性,见性成佛。个人觉得,并不是在驳斥儒家,只是两个不同境界的阐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的这句话,应该并非为了专门驳斥“儒家思想”。
孔子小于老子,其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大概也不及老子。最重要的是,老子讲这番话的时候,孔氏的“儒家思想”大概率还没有系统形成。
老子这句话所表达的,是他本人关于“德”与“道”相互关系的思想;他反对的,是周王室主张的“仁义”等礼制。
老子,有传世的《道德经》。题中这句话,出于第三十八章。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有早于《道德经》“传世本”的四个版本出土。最早的是1993年湖北郭店楚墓的竹简本,另外还有三个西汉初年版本。
以上四个版本,都是《道经》《德经》分开,而且《德经》居前,《道经》排后。可知,“传世本”的一至三十七章,即为“道经”,三十八至八十一章是为“德经”。
也就是说,在后来出土的《老子》中,三十八章为第一章,且开宗明义,讲的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
由此也可见,此话在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性。
河上公《老子章句》言,此章主题为“论德”,即老子对于“德”的概括体认。
那么,老子怎么看待“德”呢?
首先,他认为,主宰天下万物的是自然之道,作为统治者来说,不脱离“自然之道”去胡思乱想、胡作非为才是根本,这就是“无为”。而强行搞出一套让天下施行的“仁、仪、礼”的表面道德文章,是不可取的事情。
(楚简本《老子》)
其次,这是他作为周廷史官,从亲眼见到的王亲贵族及诸侯们“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倒行逆施的种种作为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动荡混乱中,经深刻反思后得出的结论,然后上升到了理论层面。
再次,老子深入思考后,形成了自己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因此,对于何为“德”,如何区分“上德”“下德”,以及“德”与“仁、义、礼”之间的辩证转化关系,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汉帛书《老子》)
“上德”,是老子所认为的真正的“德”,是体现“道”的“德”。这种“上德”,也就是“传世本”第十章所云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玄德”。
“上德不德”,王弼《注》曰:“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
简洁地说,“上德无德”,就是“具有真正高尚道德,不以德为德,不自居有德”。
魏征在奉敕所撰《九成宫醴泉铭》中颂扬唐太宗李世民说:“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就是这个意思。
“下德”,老子所指,是世俗理解的“德”,或曰,是故意做出来的“有道德的样子”。
“下德不失德”,是说表面看起来,“下德”之人拘执于德,自称或自居有德,实际上却失去了德。
在这句话之后,老子做了更深入的分析——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汉简本《老子》)
译成白话是,“上德”遵循自然无为且不按(他心)作为,“上仁”有所施为而出于无(他心),“上义”有所施为而出于有意,“上礼”有所施为而得不到回应,于是伸臂出袖,加以擎引,强人就范。所以,失去了道的(才主张)有德,失去了德的(才主张)有仁,失去了仁的(就主张)有义,失去了义的(便主张)有礼。这“礼”真的是忠信衰薄的体现,是祸乱的开端。“礼义”一类的观念是道之皮毛,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应当自立于“厚朴”之道和德,远离浅薄与虚华。所以舍弃那些浅薄与虚华而选取这敦厚与朴实。
老子尽管已经说得刻骨铭心,但语言仍然非常婉转。
到了庄子,就不管那一套了,他直接对儒家“开火”,指斥那些关于“仁义”的说教,不过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而已,他质问:“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司马迁虽然是成学于儒门,但他对老庄的这些思想,是由衷赞同的,于是在《酷吏列传》和《游侠列传》里,分别引用了老子和庄子的这两种说法。
魏征的《九成宫醴泉铭中》,也说道:“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表面上是对唐太宗的奉承,实际上也是拐着弯儿对皇上的谏戒,让其“我后夕惕,虽休弗休”。
还要说一句的是,《韩非子·解老》在老子这段话中,加进了四个“失”字,变成了“失道而后失德,失德而后失仁,失仁而后失礼,失礼而后失义”。整段话的意思,也就有了根本的不同。其实各种《老子》版本中,都没有这四个“失”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