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快过年时老百姓会做香肠和腊肉这种现象?
腊肉,香肠,腊味如何看待快过年时老百姓会做香肠和腊肉这种现象?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腊就是年,腊味是年的象征!父母张罗了一桌好饭,就等常年在外打拼的子女回家聚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腊肉和香肠是湖南,四川,陕西安康 湖北做的最好的地方,比如我们陕西安康做的腊肉是一种传统习惯,家家都弄腊肉的,快要过年了,我们没有腊肉香肠就不知道怎么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主菜就是腊肉,不管别人怎么看,反正我老家过年必须要做腊肉,有的打工回来没有腊肉还要买几千的腊肉过年。希望我老家腊肉卖出全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情节,我很支持并且很是羡慕,还可以有保持这个传统的地方,这样的年味更浓这样的气氛更好,是每个人心里最美的回忆!我们这里很少了,我只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买猪腿肋骨肉,切成四四方方的肉块,煮成白肉,到年底上香供养时会用上,也有煮猪头的,牛肉的什么的都有。现在我们只是上街一趟就全买了,没有自己动手的乐趣了,一是地方小,二是大概人也懒了……希望一直保持下去吧。不然,年,会失去好多好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爱吃就做吧,我觉得挺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腊肉.跟香肠.和过年没什么必然联系啊.说白了就是天气适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过年做腊肠、腊肉?
腊肠、腊肉应该是我国特有的饮食习惯,所谓习惯,当然和日常相关。试想,在没有冷藏设备的古代,如若希望宰杀后得到的猪牛羊肉保存时间长一些,起码做到年节期间有肉吃,必须开动脑筋来保存屠宰得到的肉,那只有一个方法了——盐渍,即用盐腌制食物以延长食物的保存期,久而久之便有了腌制腊肠、腊肉的习惯。
为什么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开始大规模地做腊肠腊肉了?笔者以为,春节乃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各家各户都需营造五谷丰登和钵满盆满的氛围,以示年年有余,岁岁吉祥,故而需要大规模杀猪宰羊,这些大量的肉在祭祀完祖先之后,一时半会食用不了,必须进行腌制保存。其二,冬天特有的天气情况使得腊肠腊肉在冬阳、北风的综合作用之下得以晾晒成功,如果是夏天,这肉只怕用了重盐还是要臭的。
故而,快过年了,我们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制作的腊肠腊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过年老百姓做香肠和腊肉主要是以下几种因素的单一或多个因素。
1、一种储存方式。过去的老百姓都是自家养猪的,在外面买新鲜肉的不多,过年一头猪肉可管一年,制成腊肉和腊肠储存起来就不会腐坏。
2、一种美味。吃过农家自己做出来的腊肉和腊肠,你一定记得这种美味,无论怎么做都好吃,制作的过程就是美味形成的过程。
3、一种传承、记忆和情怀。中国古代就开始这么储存食物了,这是一种传承;小时候吃过腊肉,这种家人给做美味的记忆和美味本身的记忆一直都在。
所以,制作腊肉和腊肠要么是上述一种因素,要么是多重因素的组合。
若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启发,请关注,点赞讨论或者转发。关注我,未来您将看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腊肉及香肠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到美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