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尿酸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那些危害?
尿酸,嘌呤,痛风尿酸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那些危害?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至于危害就大了,疼痛活动不便,干活困难,损坏关节,迈开腿损坏更严重,高尿酸在血液里,损坏血管,损伤肾脏,所以痛风到了后期,可能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肾衰竭的并发症,是非常可怕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都知道,三高分别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它们既可独立存在,又可同时出现。由于三高与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所以很受重视。实际上,除了三高以外还有第四高,这第四高就是“高尿酸血症”。由于高尿酸血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所以每年的4月20日被定为“高尿酸日”。从性别上看,高尿酸血症更倾向于男性,女性患者则以绝经后女性居多。
尿酸高是指人体内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由于代谢紊乱,导致血液中尿酸升高引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一般来说,身体中尿酸的生成量与排泄量单位时间内是大致相等的。尿酸通过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大多会溶于尿液排出体外。在排泄方面,1/3由肠道排出,2/3通过肾脏排泄。导致尿酸过高的原因主要与食物有关,比如肉类、海鲜、啤酒以及甜度很高的饮料等。
肉食与海鲜会大大增加体内的嘌呤,从而导致尿酸升高。有研究指出,每天摄入过多肉类会使患痛风的风险增大21%,摄入过多海鲜则增大7%,所以肉食的风险要比海鲜高得多。另外动物内脏也不宜多吃,因为每100克猪心含有530毫克嘌呤,而每100克啤酒才含13毫克嘌呤。喝酒也是导致高尿酸、痛风的一大诱因,长期摄入酒精会增加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国外研究显示,经常饮酒的女性与每周只喝两次酒的女性相比,患痛风的风险要高出三倍。由于饮料及果汁中添加糖较多,所以会含有大量果糖,而果糖会加速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从而增大尿酸水平。关于高尿酸血症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什么是尿酸?
尿酸是嘌呤在体内氧化后的代谢产物,而嘌呤是机体存在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细胞核)。嘌呤核苷酸在能量供应、代谢调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于尿酸的来源,约80%由正常细胞衰老嘌呤核苷酸分解产生,这种情况称为内源性尿酸;其余20%则来自于食物,称为外源性尿酸。临床上,男性尿酸正常值为149~416μmol/L,女性为89~357μmol/L。如果超出这个值,就属于尿酸偏高。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高尿酸血症不仅会发展为痛风,而且还会对多个人体系统,如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慢性肾结石。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另外还引发慢性肾衰竭,甚至尿毒症。
高尿酸血症患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高尿酸血症患者首先要戒烟限酒,然后保持饮水充足,每天的饮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另外还要保持规律的饮食及作息习惯,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比例。比如,饮食中50%为蔬果,主食占30%且搭配适量粗粮,20%的蛋白质,保持低盐、低油饮食。减少或避免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控制好体重,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防止突然受凉。
如何选择降尿酸的药物?
秋水仙碱、非甾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属于急性痛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但这些药物并不能降低尿酸。在慢性期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控制好血尿酸水平,需要达到的治疗目标是尿酸小于360μmol/L,对于患有痛风石、慢性关节炎、痛风频繁发作以及尿酸性肾病患者,血尿酸应控制在300μmol/L以下,但不要低于180μmol/L。
别嘌呤醇是一种元老级的抑尿酸合成药物,在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联盟和英国风湿病学会发部的指南中,均推荐该药物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一线药物。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过敏,一般为皮疹,严重时还会出现剥脱性皮炎。因此,有过敏史、肝脏受损、骨髓抑制以及肾功能严重不全者,禁止使用。非布司他能抑制尿酸合成,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良反应包括肝脏受损、腹泻等。
在欧洲风湿联盟和英国风湿病学会的指南中,将其推荐为二线药物。苯溴马隆可促进尿酸从尿液中排泄,主要用于尿酸排泄减少或对别嘌呤醇过敏及疗效不佳者。该药物不适用于肾功能明显受损以及尿酸性结石者。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症状、皮疹、肾绞痛、粒细胞减少等,极少出现严重的肝功能受损。上述指南均将其列为二线药物。
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尿酸性肾病是指因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造成的高尿酸血症性肾损害,属于一种慢性肾脏疾病。肾脏损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尿酸性肾结石引发的肾衰竭,另一种则是直接对肾脏造成的实质性损伤,这种情况属于经典的尿酸性肾病,这两种损伤可同时存在。
当尿酸盐沉积于肾髓质间质组织或远端集合管管腔时,会造成肾实质损害,也即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病在病理上的表现为间质性肾炎和肾脏中小动脉硬化。
尿酸性肾病的临床表现
慢性尿酸性肾病常见于中年及以上男性,大多会伴有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石,以及尿酸性尿路结石。早期表现是仅有轻度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表现为尿浓缩功能减弱,晚期会出现氮质血症、高血压,约10%~20%的患者会发展为尿毒症。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可通过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预防痛风,虽然维生素C味酸,但却不会增加血液中的尿酸,反而会帮助溶解体内沉积的尿酸盐,更有利于尿酸排出。饮食方面,要多吃瓜果蔬菜。在药物治疗方面,可服用一些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枸橼酸合剂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引起尿酸偏高有四大主要因素
1、长期喜好食用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啤酒等。同时体内抗氧化能力变弱,导致尿酸持续增高;
2、肾脏受损,导致尿酸代谢不畅。饮食不当少喝水,长期用药都会加剧肾脏受损;
3、血脂偏高,血液黏稠流速变慢,导致尿酸难以代谢排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