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高血压,血压怎样预防脑卒中?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举个例子:前几年我爸头疼、眼睛红、走路如踩棉花、血压异常升高。他还要死扛,幸好没听他的,带去医院做头颅CT发现脑出血,赶紧住院输液。第二天,病房来了一个老头,跟我爸年纪差不多,医生说他是昨晚半夜120送过来的,症状跟我爸一样,就比我们晚来医院半天,半侧身体瘫痪了。我爸幸亏及时去医院了,没留后遗症。
综上,远离脑卒中,要注意饮食,坚持吃药将血压、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如出现头痛、头晕、血压异常升高、一侧脸部和肢体麻木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及时治疗!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切记,切记!
我是盈盈一水间12345,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关注我,了解更多医药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预防脑卒中首先应该预防高血压,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关系,平时生活中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如果出现血压增高的情况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规律的服用降压药物,并定期体检。此外还需要预防高血脂以及高血糖。
如果已经患有脑卒中,则应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复发,不仅要按照医嘱服用药物,还应定期体检,注意合理饮食,清淡少盐,多吃蔬菜水果,并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戒烟戒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
怎样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性和不可干预性两类。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族、遗传;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酗酒、少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此,预防脑卒中,应主要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入手。
目前,脑卒中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其中一级预防针对从未患过脑卒中的病人,即通过指导全民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二级预防是针对发生过脑卒中的病人,通过寻找病因和控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复发。
一、一级预防:主要是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
1、提高防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避免酗酒;规律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避免肥胖;低盐、低脂、低热饮食,降低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多食蔬果和粗粮;管理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切忌熬夜等。
2、血压、血脂、血糖管理:三高疾病为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尤其是高血压。因此,高危人群必须管理好三项指标,保持在正常水平,同时注意定期监测和复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尤其要进行血压的常规筛查,通过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对高血压病人进行个体化降压治疗,当血压<140/90mmHg时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二、二级预防:关键在于识别首次脑卒中的发病机制,不同病因应首选不同的二级预防策略。
1、高血压:因高血压导致穿支动脉损害,从而导致腔隙性脑梗死以及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人来说,控制血压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2、动脉粥样硬化:对于有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人,口服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则为最有效的二级预防措施。
3、颈动脉狭窄:对伴有颈动脉严重狭窄的脑卒中病人而言,受累动脉手术或介入治疗应为首选。
4、心源性栓塞:在无抗凝药禁忌情况下,应首选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天补点有机硒100~200ug和维生素E200mg,少吃肉,多素菜,不熬夜!不要吃加碘酸钾盐、少吃油炸品、油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预防脑卒中需要通过改变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不良习惯来预防,为什么说是点点滴滴的生活习惯,因为不良的习惯,每天一点,没什么感觉,但是经过时间的积累,这就会最终造成巨大的后果!戒烟、限酒、不熬夜、多运动、保持愉悦的心情、清淡饮食等等,都是诱发脑卒中的因素,这些平常看起来不在意的小事,都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积累出来的大毛病!不是等到发病时,再去后悔当初,现在的你知道了,现在就要开始,改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据统计,在我国死亡的人中,每5个人就有一个死于脑卒,脑卒已成为阻碍我国老年人长寿的”头号杀手”。
上一篇:喜欢鹿晗的粉丝都是多少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