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高血压,血压怎样预防脑卒中?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少吃糖类和甜食。
2、适度锻炼
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 分钟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或其他有氧代谢运动等。但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进行体力活动前,应考虑心脏情况,最好能够全方位评价运动限度,个体化制定运动方案。老年人更要注意,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做到劳逸结合,以散步、打太极拳等项目为宜。
3、戒烟、限酒
吸烟,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二手烟)都会增加卒中的发生风险。因此吸烟者应戒烟,对戒烟困难者可采取心理辅导、尼古丁替代疗法、口服戒烟药物等方法尝试戒烟。不吸烟者应避免被动吸烟,对吸烟者说“不”,主动离开吸烟环境。另外,戒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在办公室、会议室、飞机、火车等公共场所设立禁烟区和特定吸烟区,以减少吸烟的危害。
而对饮酒则要注意“度”的把握。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25g,即高度白酒不超过1两(50ml),啤酒不超过640ml,葡萄酒不超过150ml,女性饮酒量应比男性减半。但不提倡不饮酒者用少量饮酒的方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很大。突然的情绪激动可使血压骤然升高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导致脑卒中。因此,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对防止脑卒中的发生很重要。
5、控制好“三高”
“三高”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简称。对符合“三高”中任何一项者,都要按照前三个原则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此外还要坚持按时服药、定期门诊检查,以达到控制指标的目的。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u003c140/90mmHg,理想血压应≤130/80mmHg。血糖控制的目标值是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11.1mmol/L。对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应≤1.8mmol/L 或使LDL-C水平比基线时下降30%~40%。
6、药物预防
目前研究发现,对健康人或脑卒中发生风险较低的人群(如单纯高血压病、单纯糖尿病而无其它血管疾病者)服用阿司匹林是无益的,甚至有害的。因此对健康人和脑卒中发生风险较低的人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但对患有冠心病、脑梗死或其它严重血管病变的患者,推荐每日服用100mg阿司匹林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对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或服用阿司匹林胃出血的患者,推荐服用氯吡格雷预防脑卒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直在线”是一家致力于“务基层、服务大众”的健质管理公司,能提供线上和线下医疗建康管理一健康咨询、就医协助、医技术支持、血适医院服务。
“一直在线”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怎样远离脑卒中?
脑卒中(脑中风)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不同部位的脑卒中所导致的症状也不尽相同。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证明,脑卒中可防可治。早期积极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规范化开展脑卒中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脑卒中的预后。
脑卒中的危害和负担
脑卒中是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六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干预
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生活饮食习惯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降低血压,控制血脂,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
国内外的防控经验都证实脑卒中“可防可控”。脑卒中的预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为主要内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行为应注意:
1.注重合理膳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减少摄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食用烹调油,每天饮水要充足。
2.酌情量力运动,以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为主,如健走、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运动,活动量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防止过度劳累、用力过猛。
3.克服不良嗜好(吸烟、过量饮酒、久坐等)。
4.注意气候变化、保持情绪平稳。
5.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急性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治疗Q:
如何快速识别脑卒中?
A:
中国推出了适合国人的急性卒中快速识别方法即“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人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
Q:
卒中的救治效果具有极强的时间依赖性。
A: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已发布了“卒中急救地图”APP,民众通过关注微信“卒中急救地图”公众号,可详细了解卒中防治和急救知识,明确获知身边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D1] 具体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
脑卒中的康复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和功能障碍,长时间卧床也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等问题,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及时康复治疗。脑卒中康复治疗是综合各种治疗手段,尽可能的纠正或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上一篇:喜欢鹿晗的粉丝都是多少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