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论语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邀请大家讨论一下理解和认识?
孔子,周礼,论语论语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邀请大家讨论一下理解和认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盘庚迁都于殷,商人的大本营始稳定下来。他的侄子武丁有作为,使商朝实力鼎盛。因此也称殷商,孔子就自许“殷人也”。
如果没有制约,弱者的行为会被强者看不过眼。或许有的部落实行闭门锁族的策略,可实力不行,和1840年代的我大清一样,被武力轰开了大门。为了满足征伐扩张的冲动,借口多的是。
于是战争频仍,大量的战俘成了奴隶。我知道了余粮何来。
商人在祭祀和建房时都要杀奴隶,动辄四五百人。有老人,有孩童,砍下头颅,堆积摆放。商人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盘剥他们的口粮自是理所当然。周人与之不同,在推翻商政权后,竟封其后于宋国。克己抵制美酒的诱惑不说,竟允许商人喝酒,只要不影响社会治安。周朝藏富于民,自是不会拿粮食釀酒。
孔子饮食极为讲究,有各种不食,甚至肉切割的不方正也不吃。酒却放怀畅饮,能不耍酒疯。原因就是民族政策的优待,而不是礼坏时期禁令的失效。
以恐惧为手段的统治也表现于青铜器具的铸造,觚的表面大多纹饰有凶兽的图案。比如饕餮,传说能吞食天地,占有一切。其线条粗犷,形象狰狞,体现了商人的心愿与喜好。
鲧冶水以堵,禹治水以疏,堵为疏提供了借鉴。商周政治亦是,周以礼乐教化民众,安守土地耕作。人们的性情由铁血好战变得温良平和,看待器具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觚于是变方为圆,纹饰改凶恶为吉祥。
孔子通古今之变,岂不知祖先的血腥杀戮是民族进步发展的必然之恶,在这恶里文王周公才推衍出礼治的善。他对觚变化的感慨,只是在抒发睹物思人追念先人的情怀,以及格物致知鉴史求道的思索。
如此感慨竟被解读为孔子对礼器变易的不满,有意无意地涂饰他固执呆板,拘泥不化的保守形象,完全不顾孔子赞成麻冕俭为纯冕的主张。其中许多学者是孔子的信徒,想推崇却矮化了他,好心人办了坏事,是学论语未得其法也。
不得其法,是学者没有发现论语编撰的玄妙。论语是擅长文学的子游子夏等在为孔子守孝时,秉承老师的遗教,汇集学生们的学习笔记,经过讨论、取舍、润色、编辑而成的经典。编者匠心独运,果断删除了谈话的背景,化具体为泛指,使日常的谈话成为格言警句,并使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极致。
每一个场景独立为一章,若干章集成一篇,二十篇构建成经典。如溪流入江河,江河入于海。章节独立时有独立的意义,又可上下勾连,以及跨篇呼应,传达着侧重不同的信息。好比我是个人,我们是临沂人,我们是山东人,我们是中国人;我是个人,我们是工人,我们是穷人,我们是好人。我还是我,只是因为类别而身份不同,论语也是。
论语并不是直白的告诉你真理,而是启发你诱导你去思考以发现真理。思考是把真理钉入基因的唯一途径。
知道了论语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出本章在此处所要表达的意思。上一章讲齐鲁政治稍作改变,就能踏上圣人之治的道了。至于为什么这样,说来话长,不是本章重点,容他日有机会详述。只要注意“一变”是稍微改的意思,如果大幅改则是“三变”,推倒重建则是革命了,因为鲁已近道,一变足够。下一章是关于“井有仁”的思辩,孔子告诫:合格的从政者可以被欺骗,不可以迷失自我。要达到孔子的要求,就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考察君子能力的关键。
至此,我们还认可前人的解读吗?而不相信礼是可以也必须改变的,但要慎之又慎,三思而改。
我幸而识得汉字,为了这永生的经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前某个国王有一只非常精美的玉制酒杯,凡是为国家立下大功的臣子,国王都会在重赏之后再用那只精美的酒杯斟满美酒让功臣们饮上一杯,以示褒奖——臣民们都以能够用那个酒杯饮酒为最高荣誉。
后来,国王得了痔疮,虽经御医百般施治,却始终收效甚微;到民间去四处查访也未能找到良方妙药——国王疼痛得坐立不宁、寝食难安。满朝文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也都是干着急:因为没有人能够想出办法来医好国王的病啊。
有一个近侍探听到了一个偏方:舔舐痔疮可能会有效。于是他就向国王做了说明,并且表示自己愿意为国王效劳——国王最初也是将信将疑,只是疼痛难忍,又别无他法。只好同意让那个近侍试一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舔舐过几次后,症状居然有所缓解。又接连舔舐几次之后,国王的痔疮竟然痊愈了!
康复后的国王大为感动,认为这个近侍功不可没。重重赏赐于他不说,还拿出那个精美的酒杯,斟满美酒,让他满饮一杯、以示褒扬。
只是,从此以后没有人愿意用那个酒杯饮酒了,也没有人再以之满饮为荣了。
酒杯,还是那个酒杯——觚哉!觚哉!
但是,它好像又不是原先的那个酒杯了——“觚不觚”了。就是因为舔痔疮的人饮用了一次,其中的意味全都变了。
孔子是籍此感慨,文武之道何其伟哉!周公制礼作乐以承其父兄之志、安抚天下、和谐万邦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啊!而今礼乐的形式都还保持着最初的样子,而其精神内核、思想主旨却已消亡殆尽了——只保留了一个外形、壳子,还能称之为“礼”和“乐”吗?!
不能了!
所谓“礼崩乐坏”,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先辈们呕心沥血的杰作、了不起的创举就这么完蛋了,焉能让人不为之太息、感叹!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所谓的礼,只是指那些仪式和过程吗?所谓的乐,就是用锣鼓钟磐演奏声乐吗?
不是的!
礼与乐,是德行与功业、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而今“礼”“乐”的精神亡失了,主旨被遗弃了——仪式再完备、流程再紧凑、场面再宏大、声乐再悦耳,只是空洞的走形式,毫无实际意义。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周文王、周武王的德行、功业、政令都完整地记载在典籍上。他们在世的时候,他们的“道”就能大行于世,发挥着无比巨大的影响力;他们去世之后,他们的“道”就废弛了,影响力也都渐渐地消失了。
只留下记录他们功业的典籍在世,却虚无缥缈的像是一个传说。
根本性的东西消亡了、丧失了,只留下了一些文本、仪式、曲目——它们是真正的“文武之道”、“周公之礼”吗?
“觚不觚,觚哉!觚哉!”——拥有觚的外形就可以称之为“觚”了吗?不是的!这样的“觚”根本不是原先的那个“觚”了。形式与内核不相匹配,它连“觚”的称谓都不配了。
上一篇:建兰绿鸟嘴和小桃红区别?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