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早餐多咀嚼,有很好降血糖效果,你信吗?
血糖,食物,糖尿病早餐多咀嚼,有很好降血糖效果,你信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早餐多咀嚼,有很好降血糖效果,你信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可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餐多咀嚼对胃好是真的,血糖我是知道好像没有科学依据,还是听从医生的比较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信。首先咀嚼是一种行为动作,降糖是病理需求。早上咀嚼饭食,是维持人体正常营养需求,通过吃早饭及时补充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一日之计在于晨,吃早饭可以让我们一整天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同时可以减少人体肠道疾病的发生。早上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豆浆和肉类等等。
降糖首先要做的是戒烟限酒,在食物上进行筛选,合理膳食。平时应该多吃粗粮和绿色蔬菜,比如:玉米、燕麦、荞麦面、大麦、麦麸、萝卜、芝麻、核桃仁、银耳、海藻类、魔芋等,避免过多食用酒类、辛辣厚味以及寒凉生冷食物。降糖不要吃垃圾食物,经常吃垃圾食物不但容易导致体重飙升,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得糖尿病的概率。就算体重没变,垃圾食物里面的反式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也会导致血糖升高的。要带饭上班,快餐店里面的食物基本上都属于高热量高脂肪,长期进食不但会容易发胖,而且还会致使血糖升高。而自己带午饭的话,就能严格控制好饭量,及时将血糖降下来。其次是行为降糖,早上起喝200-500毫升凉白开,然后站立行走,饭后稍微行走运动或者打太极。最后最重要的,如果患有血糖过高或者糖尿病,请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遗嘱进行药物治疗。
综上所述,早餐多咀嚼是不会起到降糖的效果的,希望多控制饮食,多运动来达到降糖的目的,不要盲听盲信,科学治疗。
早餐推荐:1.米糊搭配蔬菜沙拉:将燕麦芝麻放进料理机中制成米糊,清洗喜欢吃的蔬菜,掰碎放入少量的盐、陈醋拌匀,便可食用。
2.秋葵荞麦面冷盘:将秋葵焯水2分钟捞出过凉水,荞麦面煮熟,过凉水沥干。酱汁:生抽+老抽+葱碎,沾吃即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相信,多咀嚼意味吃的慢,细嚼慢咽。反过来说,吃饭快,血糖容易升的快。
吃饭快的人没有意识到吃饱了,还继续吃,容易进食过量,长期来说容易引起肥胖。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及发射指令通常需要约15-20分钟。由于吃饭过快,大脑神经还没来得及接受饱腹感信号,就已经饮食过量,这样的人更易吃得多,引发肥胖等疾病。
肥胖与糖尿病“密不可分”,统计表明,糖尿病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7%,体重超过正常值20%,糖尿病发病率为2%;体重超过正常值50%,其发病率可高达10%。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约增加4倍,而极度肥胖者则增加30倍,糖尿病的危险与肥胖持续时间以及肥胖程度有关。而且,腹部型肥胖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臀部型肥胖的人,腰围/臀围的比值与糖尿病的发病率成正比关系。
吃饭快还会让血糖波动幅度增大,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如果进食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进食了大量的食物,会导致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快速升高的血糖又刺激了大量的胰岛素释放。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功能受损,其血糖的升高与胰岛素的释放并不同步,胰岛素的大量释放总是落后于血糖的快速升高,后果是餐后血糖升高,下一餐的餐前血糖降低,出现血糖的大幅度波动。
细嚼慢咽更佳有利降低血糖
细嚼慢咽,身体感觉自己还有在持续进食,就不会急著想要消化、提高血糖,而是会缓慢将食物的能量转变成血糖,能维持血糖的稳定,让饱足感一直持续到下一次用餐的时候,中间就不会想要再吃零食、饮料来填补这个空虚。
吃饭顺序也会引起血糖变化
《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注重用餐顺序,蔬菜优先,再吃肉蛋,主食最后。按照蔬菜、肉、主食的顺序进食能够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到长期控制血糖的目的。
先吃低GI食物,再吃高GI的食物
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道消化吸收快,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血糖波动大;反之,低GI的食物消化吸收较慢,葡萄糖缓慢释放进入血液,血糖波动小。低GI食物对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预防、血糖调控都有重要作用。
以上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来源:健康时报/我是大医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早餐多咀嚼,其实有效控制降低血糖的关系不大,体内血糖的变化第一个是遗传,第二个是生活习惯的问题,第三是你体内的胰岛素不能不能正确控制血糖。跟你吃东西的快慢和吃东西多咀嚼并没有太大关系。相较于脾胃不太好的同学,提倡多咀嚼是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