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太极能养生?
太极拳,太极,身体为何太极能养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太极拳之道跟中医之道是一样的。
《医钞类编》指出:养生在凝神,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神看不见摸不着,在身体里。
若日逐攘忧烦,每天烦恼不断,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所以真正的养生即养神。
有句话叫“闭目养神”,为什么要“闭目”?关门呢,要把神关在身体里。人的目、耳、口为人三神门,每天都从这三个出口往外散神。
真正会养生的,能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信大家就跟我试试,我迅速就让你做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极拳广场舞,静心静气太极拳,慢来慢去慢如静。广场舞,开心舞,声大舞快忘了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极之所以能养生,那么你首先要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养生,什么是太极。其实养生是尊循了太极的理论。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两义,两义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等等一切周天运行的规律。天为一大周天,人为一小周天,所以天人是相应的,这在黄帝内经中就记栽了,顺应则生,逆反则消亡。太极拳,也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演化出来的。太极八卦,阴阳五行,五缊六气,四时八节,都是易经的必须条件。中国的古人养生理论就是循着道家理论来进行实践的,所以太极能养生也只有中国古代的古人和当代的道教尊守。快节奏的现代人大多相信了西方医学科学养生。原因是西方科学言间,明了,易懂。没中国古人的易学那么难懂。所以明白了古人的道学理论,你就不会再为太极是否能养生的问题而困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锻炼就是身体健康,增强人生的意志以太极能养生而无忧无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地七情对气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极拳是一门源远流长、内容深邃的科学,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习练方法。太极拳不仅继承了中国古老的传统养生之道,而又以现代科学为依据,得到了发展,从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获得了更大的养生保健功效,具有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这种特殊功效并非伸手可取,必须要在习练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到动作规范,即指身体姿势要符合一定的运动标准,这也是各个式子,不管动作怎样千变万化,所共同遵循的动作要求。只有身体姿势和动作的规范,才有利于“意动身随”;有利于肢体放长,更灵活地表现出端正、疏松、圆润和轻灵等特点,有利于“以静御动”、“动中求静”和“精神内守”,从而使练拳出现只有意动而不觉形动的虚灵境界,使锻炼进入更高层次,做到由内发于外,且能由外敛于内,功妙地进行内外交修,达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动作规范,首先要做到身体的自然与放松,同时精神也应放松,“神疏”方能“体静”。
上一篇:为什么太极拳能养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