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朝废除殉葬制,满清怎么又恢复了呢?
努尔哈赤,明朝,清朝明朝废除殉葬制,满清怎么又恢复了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虽然英宗废除人殉不是出于对殉葬者的同情,但却开启了明朝君主不再使用人殉的先河,到了明宪宗时期,朱见深为了表达对父亲的尊重,进一步明确了废除人殉,也就是说,明宪宗禁止人殉也并不全是因为人殉本身的残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明宪宗明令禁止使用人殉,但各地藩王以及偏远地区,人殉依旧存在,为此宪宗皇帝还曾大加斥责过。
到了清朝,人殉制度再次得到短暂的兴起,自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再到福临,清朝三代帝王都有妃嫔为其殉葬,不仅是他们,像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大清铁帽子王,他们死后也有妃嫔侍女等为其殉葬。
关于清初的人殉,有一点与明朝时期的人殉不同,那就是,清初的人殉是女真人自古以来的旧俗,而不是继承汉人之习俗,他们的人殉并不仅仅存在于满清上层阶级,普通百姓之家也会有人殉现象的发生,因为在入关之前,女真人便有“夫死妻随”的习俗,满清入关后,在没有被汉文化深入影响之前,这种旧俗在一定程度上是被保留了下来。
但不管是明朝时期的人殉还是清朝时期的人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以活人为死人殉葬,而这种残忍的殉葬方式直到康熙在位时期才下旨将其废除。
事实上,康熙皇帝才是真正的,出于对人殉的深恶痛绝因而决定废除人殉的,而明英宗和明宪宗则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所以人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还是在康熙年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殉葬可能是皇家为了防止一些有干政嫌疑,飞扬跋扈的人不能让她们留在世上[灵光一闪]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殉葬从商周到清朝一直存在。不过原本在秦朝的时候,中原王朝已经开始用陶俑逐步代替人殉了,汉唐时期趋于文明只发生过很少的几次活人殉葬。不过自宋以后,一方面受草原文明影响;一方面女人地位一落千丈,导致了女人殉葬又开始流行起来。明朝是按照商周古礼,又恢复了嫔妃殉葬制度,但是最终被朱祁镇给废了。而建州女真从上到下通行人殉习俗。建州女真好殉葬,不分官民,上下皆然,“夫死妻殉”是定法,就是老公意外死亡了,老婆如果不自杀殉葬,那就可能为其他族人不容。满清入中原后,就把“夫死妻殉”的定法,带到中原,推广全国。这也导致了清朝民间各地官府为了鼓励妻妾殉夫,给她们荣誉,称其为‘烈女’、‘节妇’,并修书、立牌坊。实际上一直但清末都未根除。而宫廷里,更多了一份权力斗争的意味。最有名的便是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生殉了努尔哈赤。其实除了努尔哈赤死后有生殉的;皇太极死后,妃子敦达里、安达里也被殉葬了;顺治死后,妃子楝鄂氏、傅达里也被殉葬了;多尔衮死后,他的侍女吴尔库尼也被殉葬了。不过后来在宫廷里绝迹了,因为康熙非常巧妙地破解这个问题,康熙12年(1674年)禁止八旗以奴仆殉葬。而清朝的后宫几乎都是出自内务府,所以这一招也就彻底废除了嫔妃殉葬。——一花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殉葬从商周到清朝一直存在。不过原本在秦朝的时候,中原王朝已经开始用陶俑逐步代替人殉了,汉唐时期趋于文明只发生过很少的几次活人殉葬。
不过自宋以后,一方面受草原文明影响;一方面女人地位一落千丈,导致了女人殉葬又开始流行起来。
明朝是按照商周古礼,又恢复了嫔妃殉葬制度,但是最终被朱祁镇给废了。而建州女真从上到下通行人殉习俗。
建州女真好殉葬,不分官民,上下皆然,“夫死妻殉”是定法,就是老公意外死亡了,老婆如果不自杀殉葬,那就可能为其他族人不容。
满清入中原后,就把“夫死妻殉”的定法,带到中原,推广全国。这也导致了清朝民间各地官府为了鼓励妻妾殉夫,给她们荣誉,称其为‘烈女’、‘节妇’,并修书、立牌坊。实际上一直但清末都未根除。
而宫廷里,更多了一份权力斗争的意味。最有名的便是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被生殉了努尔哈赤。
其实除了努尔哈赤死后有生殉的;皇太极死后,妃子敦达里、安达里也被殉葬了;顺治死后,妃子楝鄂氏、傅达里也被殉葬了;多尔衮死后,他的侍女吴尔库尼也被殉葬了。
不过后来在宫廷里绝迹了,因为康熙非常巧妙地破解这个问题,康熙12年(1674年)禁止八旗以奴仆殉葬。而清朝的后宫几乎都是出自内务府,所以这一招也就彻底废除了嫔妃殉葬。
——一花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要明白,殉葬不仅仅是为了在死后的世界里享受。也是削弱外戚,保护幼主的一种手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