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是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万物,老子,道德经老子认为万物的本源是道,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道还有其他特点,暂略。
总之,把《道德经》放在儒家的对立面上去理解,它的概念和逻辑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便豁然开朗。
下图 老子(清 任伯年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高深玄妙,洞深机理,对一般人所能体差,但是人过50方能窥其一二。
我所理解的老子所说的“道”,用现代的话语来讲,实际上就是事物内在的自然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是相通的,但是老子的道德经在人文理论方面又比马克思主义更高一层这就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万事万物都在以自己的规律去运行,所以人们要想在某一个事情要想达到成功,就必须依顺着道,也就是依存着事物的内在规律去办事才能成功,才能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因此说老子所说的道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适宜!精准为道!简单定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道德经》,今人理解确实有难度。因为她并不是按我们习惯的理解方式展开的,其中有好多言词,由于时代变迁,人们理解原因,已经有了些偏差。因此,《道德经》的话,不能放到我们今天的语言环境里理解,而要放在《道德经》自成的思想体系中遇事遇想遇情领会。另外,还要凭直觉。“万物本源是道”是什么意思?直接跟你说吧,整个一部《道德经》讲的就是道是什么,及对道的运用德。问人问不出,因为问人缺乏自己体会这个因素。比如,当你感到周围人都很红火,自己好像被人遗忘了,而且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这时候你已经体会到了道,你理当用抽象思维方式,依“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的方向,体会这个道,总有收获。如果沿“找点事干”方向走,便是依“为学日益”走了,体会不到道。为什么?老子说:反也者,道之动;弱也者,道之用。太极图为什么是圆的?因为圆能形成自闭的循环体系,在圆周上,任何一点,是终,同时也是始,也就是同时是老,也是子,就是老子的老与子。在这个圆里,阴阳共存,一静一动,此消彼长。夜到子时,是夜最黑暗时,却也是一阳初动时;日到中天,是阳极盛时,却也是一阴初起时。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丽画面。当人失落时,想找事干,自然会找到,因为“反也者,道之动”由沒事到有事,能动起来;“弱也者,道之用”你现在最弱的事是“有事干”而不是“没事干”道就用你这个“有事干”,于是你找见事干了。如果在这找事干里加进了体会道,便又变幻出新的阴阳关系;也就是道家说的盗取天机成了。由“沒事干”而体会道,也是一个反动,道动起来了,体会道是你最弱项,自然道用你个体道来运行自己,于是道与你认识道同在了。你此时此刻便遇到了道,能说出吗?所以老子又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但你发现自己明白了先前不明白的事和理,这就是道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来于虚,虚来于无,无中则能生有,道有其客观存在的属性,它好似丝绫和栋梁捆绑或支撑着万物的存在和运行,道,可呈显性,也可呈隐性,它是万物的根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可道非常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说的道是很正却的,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自要万物生存都离不开道的说辞,道就是光亮,不用看不见,只要用就存在。
上一篇:在你眼里《三体》第一主角是谁?请说明你的理由和见解?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