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老子要以百姓为刍狗?真的因为一个“仁”字吗?
圣人,天地,百姓为什么老子要以百姓为刍狗?真的因为一个“仁”字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老子要以百姓为刍狗?真的因为一个“仁”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道德经第五章里面的话,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两句经典应该前后联系来并结合道德经总思想来理解,若是单一只看上一句或者这两句的话理解就会有失偏颇!虽字面意思理解觉得天地一点都不仁慈,把世间万物都当作祭祀用的草一样,圣人也不仁慈,把世间生民百姓当作祭祀物品一般对待!其实不然,天地不仁乃是大仁,圣人不仁也是大仁!因天地有其自然运行之法则,视时间万物如同没有生命的物体,只有这样天地才能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不会刻意的对谁好,也不会刻意的对谁坏!乃是公平公开公正的对待世间万物!而人们平常说的“仁”,其实都是人类功利心态转化之后的人为道德标准,这不是真正的‘仁’,只能称之为小仁!而天地却不一样,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因其不自生也因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就是天地和人的区别,天地是无私的,是公正的!人类是有私的,是自我的!所以我们不能用人类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天地,天地的仁才是真正的仁,不偏不倚公正无私!是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非天地不仁,乃以不仁成就大仁,待万物自化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句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换言之就是圣人当他站到了一定的地位如果不“仁”。那百姓在圣人眼里连一只动物都不如,不管百姓的死活,更不用说尊严和人道。
所以古人推崇“仁”者作为圣。如果所有人都不“仁”,毫无道德,那就真是天下大乱了,和动物没什么区别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有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表面看起来是说,天地不仁慈,把万物都当成刍狗一样玩弄;圣人不仁慈,把百姓都当成刍狗来戏弄。当然老子说这个话是有哲学道理的,并不是这样来理解的。
第一,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刍狗”,什么是“仁”?
“刍狗”是草扎的狗,不是真的狗。上古时候的人是吃狗肉的,狗作为家里的六畜之一是可以食用的,所以,狗会作为祭品,是很普通的事。大约到了商朝或周朝以后,才不让杀狗,但会用草扎一个狗的样子,代替真的狗用作祭品,这就是“刍狗”。等到祭祀结束后,这个用完了的刍狗会被人们随意抛弃,如同废物,不会像供在祭坛上那么受人敬仰。
“仁”字,在这个地方可以代表周秦时代诸子百家所标榜的仁义的“仁”,也可以说是对待万事万物和人民都有一个仁慈、仁爱的心。
第二,我们还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什么老子会有这样的言论出来?
当时正处于春秋战乱之际,诸侯纷争,各个诸侯国之间互相抢夺土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残害人民甚至同胞,都成了家常便饭。所以儒者们都号召仁义,以仁义来治理天下,但是收效不大,君王们甚至假借仁义为名,来满足他们的一己私欲,仁义都成了空口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在这种背景下,老子提出了正面的哲学。
第三,正确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生万物,好的生,坏的也生,比如:天地生了草药,有治病救人的灵药,也有要人性命的毒药。灵药看似是好的,但你用法不对或用量过了,也会变成毒药;毒药看似不好,但有时又可以以毒攻毒治病救人。那你说天地到底仁不仁慈?你说它仁慈也好,不仁慈也好,都是咱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天地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它一视同仁,它视万物包括人类都是平等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便可知道真正的圣人,心如天地,效法天地,一切的所作所为,都视为理所当然,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圣人有心求仁的话,那他已经存有死心了,不是大仁了,那是做出来的,不是自然的事情了。
所以说,老子的哲学,是希望人们能真正的效法天地自然而然的法则去存心用世,不要自欺欺人,不要去刻意标榜什么仁不仁,平实自然去处世就好。老子说归说,但那个时代的君王们,是真的以百姓为“刍狗”,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这正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玄学消极思想。什么是天?什么是圣人?这里都没有明确的概念。仁是是什么?是爱。但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里的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没有实在意义。因为人类社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老子″小国寡民"思想根本实现不了,仅仅是个理想而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为了反对当时盛行的的“仁”学说。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