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创业初期,应当如何分配股权?
股权,公司,股东创业初期,应当如何分配股权?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股权分配重在合理安排,按照投入的的比例逐步分配最合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股权架构设计是每个创业者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创业初期如果没有规划设置好,很可能为今后的创业失败埋下隐患。因此,在创立企业之前,创始人们必须对股权有一定的理解,做好企业顶层设计。
一、了解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从而掌握控制权存在的关键地方
1.关于不同比例的股权所对应的股东权利参考下表:
2.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区别于股东会,按照【一人一票制】,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董事(会)与股东(会)是相互独立的,公司股东(会)往往无权直接干预董事(会)依据法律和公司章程行使日常经营决策的权力。即股权与公司的运营控制权并无必然联系。而初创公司,股东往往与懂事一致,很少面临这样的冲突,但是随着公司的融资扩大,投资人往往会要求向公司委派董事,使得董事会构成发生变化,这时就需要创始人注意董事会成员的控制,以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
二、几个朋友合伙创业,如何分配股权?
创业公司合伙人包括公司的创业合伙人(早期核心的创业团队),事业合伙人(包括公司高管、员工、外部顾问等)和资本合伙人(公司的投资方)。
公司作股权结构方面的设计,肯定没有一个唯一的答案,那种拿过来就能照搬超的东西肯定是没有的。股东不同,股东的偏好不同、公司的主营业务不同、经营模式不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同。导致设计出来的方案就不是相同的。没有标准答案的,适合你公司情况的就是最好的,就是你需要的。是有规律可遵寻的,这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互联网时代,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人力,很多公司已经不是资金,资源驱动型,而是轻资产的人力驱动型,价值分配者是创始人。股权分配再也不是按出多少钱分多少股权,那么什么是公平合理的方式?我们认为公平合理的方式是——谁创造价值,谁分配利益。
我们不妨思考下,这些公司能做成现在的市值,是早期的人民币创造的价值还是团队创造的价值?
股权结构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平衡好各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关键在于平衡二字。
我们知道,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点突出,股东因有共同梦想达成一起开公司的意愿,一起追求利益最大化。股东之间是合伙做事,只有之间的关系平衡了,才能和谐的合作、和气生财。就是这个道理。避免公司走向四同化道路:创立时同心同德、创立之初同甘共同、产生分歧时同室操戈、公司发生僵局不得不解散,股东的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结局就是同归于尽。
我们的设计就是要给一个初创公司搭建好这样一个有利赚钱、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股权结构模式。
股权结构设计要注意三个要点,就是股东的进、管、退。进就是怎样进入公司成这股东、管就是对股东进入后的管理,比如,公司在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做股权激励时,怎么办?又如股权转让方面的限制、股权资格继承权的限制、增资时优先认购权的限制、公司为股东债务担保的限制、竟业限制等等,这些事情成立之后才发生的事,但要安排在先。这才叫做设计。设计就是要做一个时间框架的安排:考查股东的过去、考虑股东的现在、更要考量公司发展的未来,没有预设和预判不叫设计。假如股权结构设计是个雕塑品,我们要做到米开朗基罗那样的,准确预判,提前15年就知道该雕塑的对象是谁。抓住股东的权利义务这条主线,结合公司的规定和股东的特点、结合公司的经营模式以及公司的发展规划,设计好股东的进、管、退,让股东进入时、合作过程中、退出时都能利益平衡、心理平衡,公司不仅活的长久、活得更健康、充满活力、成为股东赚钱的机器。
那么这个股东进入时我们怎么设计股权结构比较合理呢?
避免最差的股权结构:均等
什么是好的股权架构标准?
股权结构确定简单明晰
“确定”是指股权划分该多少就是多少,口头无效;“明晰”是指股东数量和股比、代持人、期权池等;“简单”是指股东不要太多人,初创公司最科学的配置是3个人,这样在沟通方面会有缓冲地带,建议人数不要太多;一定要确定、简单、明晰。
创始合伙人股权分配原则:
一:存在一个核心股东
也就是有一个老大,要有带头大哥,如果股东当中,谁说话都算数,就等于都不算数;
这个人有战略眼光、人品好有感召力、就象唐僧的团队一样,唐僧做为领袖人物,除了颜值高,没有技术、没有武功。丝毫不影响他的老大地位。创始人也是一样,不一定出资多,不一定懂管理,也没有技术,但是他有眼光、有凝聚力,擅长把控全局。
团队中的大哥必须由创始人来当。既然他有眼光、懂战略、有感召力,为了保证在团队中的核心地位,光靠感情不行,要做控股股东。牢牢抓住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成立时,要保证创始人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67%或设计持股比例少一些,但表决权比例在67%以上。(b轮前保证51%)。
二:股东资源互补
也就说:我少不了你,你少不了你,彼此互相帮衬,在资金、专利、创意、技术、运营、个人品牌(有些项目是有个人魅力的,他在市场拓展、融资方面有作用,有独特的从业背景和人脉资源)上各有优势。考虑创始人在创业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作用:每个不同的阶段,每个人发生的作用要科学的评估和合理的预估;且功能职责不能太过接近,否则容易发生纠纷,最后很容易另起炉灶。
三:股东间有明显的股权梯次:尽量彼此之间的股份不要太接近,可以811、721或631之类的,比较合理的股权架构是:
1)创始人:50%-60%
2)联合创始人:20%-30%
3)期权池:10%-20%
四:股东之间信任合作
这在选合作伙伴的时候就要考虑好,彼此各自独当一面,各干各的活,互相不干涉,彼此信任,背靠背。
五:预留股权调整机制
注意:
1、明晰合伙人之间的权责利:科学体现各合伙人之间对企业的贡献、利益和权利;
2、有助于维护公司和创业项目稳定;
3、公司控制权:在未来融资时,股权要稀释,合理的股权结构,有助于确保创业团队对公司的控制权;股东间保持动态平衡。比如,再进股东同比例稀释(拿相同的比例的股分给新加入股东,创始股东设置关键人条款,持股比例下降的情况下,表决权不稀释。)
上一篇:男生不追女生,是时代变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