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些乡村小学在发奖状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有奖状,这样的奖状还有激励意义吗?
奖状,孩子,学生有些乡村小学在发奖状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有奖状,这样的奖状还有激励意义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多多鼓励,恐怕等到他出社会了,也没几人鼓励他了。
我们现在做的,只能是给他开心,给他关爱,给他一个光明的引导。
难道骂他才能算对他好吗?别随便把自己的观念绑架在他人头上好吗?尤其是懵懂的孩子们!别整成拔苗助长了,那才糟糕呢!
要骂他、督促他,鞭挞他,只能是他的父母长辈。每个小孩的心理承受力是不一样的,每个年龄段的小孩承受力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不懂什么是因材施教,那就放过孩子吧,这些娇嫩的花朵可经不起乱七八糟的摧残。
顺便谢谢,懂得发奖状给每个学生的老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说,奖,对现在的学生还有用吗?
其实从老师到学生,现在都这样的,老师去哪里参赛,都是全部有奖的,最少也有一个优秀奖,那就是什么都没奖,只是安慰罢了。
这样也未未尝不可,因为就算最后一句,人家也付出了努力的,有个奖状其实安慰也是好的。
学生当然也是了,除了0分,基本上都有努力过的,给个进步奖努力奖是没什么的,就算0分那个,都还可以给个班级积极分子。你们不是说学生学不好是找不到打开他宝库的锁匙吗?这就是锁匙,就是无论成绩好坏都要给个鼓励。哪怕是一条废柴,最少也可以拿去烧了做饭,烧完还可以做肥料,这样想,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老师们会这样做。
其实现在的学生对奖、奖状都是没什么感觉的,当然,成绩好的会有感觉,但成绩差的,你发奖状,他还会一笑置之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每个同学都发奖状在幼儿园和小学低段还是有很大的激励意义的。
小孩子刚开始上学,如能及时对他的闪光点进行鼓励,将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刚上学的孩子,对学校还充满了好奇,他们在生活、体育、音乐、美术、语文、数学等方面的兴趣还在一步步的培养当中,如能对他们的闪光点处给予表扬,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做得更好。我女儿的幼儿园就是这么做的,她获得过“生活自理能力”二等奖(见下图)后,做什么事都喜欢独立完成,三年级的她能叠被子、洗袜子、拖地、做饭,比同龄人强一大截,这与老师的鼓励就有很大关系。
她还获得过“运动小明星”。
获得过“优秀宝贝”
这种根据每个小朋友的优点发的奖状,使孩子们都很高兴,也使对他们优点的肯定。
滥发奖状的方法并不适合高年级学生。
随着孩子长大,见过的世面越来越多,此时他们更看重奖状的含金量。这时如果还是每个人都发奖状,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使孩子觉的无论好与差都有奖状,使奖状就失去应有价值。
总之,年龄不同对奖状的理解也不同,如幼儿园发一个奖状,小孩子就很高兴,而大学生及成人,则更多考虑的是奖状的实际用途和奖金。所以对幼儿园和小学低段,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发奖状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老师的确能够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优势,并依势以予奖状鼓励,当然善莫大焉。关键是很好奖状奖励的不是恰如其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认为人人有奖状,奖状就没有了激励意义,这样的观点太狭隘了。
奖状的奖励可以分为许多项目:三好学生奖,优秀学生干部奖,学习进步奖,劳动标兵,助人为乐奖等等。
奖励的目的是肯定成绩,让受奖励者有受到尊崇的获得感;也是促进发展,通过自我鼓励,改进不足。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是某方面表现优秀,为班级、为别人作出了贡献,都应该获得表彰。难道只能因奖设奖不能因人设奖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这是领导的指示,让每个孩子都有奖状拿回家,让家长和孩子都高兴高兴。
所以,很多老师真的感觉“奖状失去了它的意义”,但是,没办法,领导说了,成绩不好,还可以看看其他优点嘛!
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点的嘛!
所以,每个老师虽然平时都特别熟悉自己的学生,但是,临到写奖状时,每个班主任都得绞尽脑汁,深思熟虑。
学习好的孩子,当然特别好写,比如“品学兼优”,“三好学生”
有的孩子进步很大,也很好写“努力上进”“积极进取”
有的体育好,写“体育优秀”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