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抑郁,情绪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次的回答没有引用官方语言,是纯民间表述,我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实质的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六个指标即可判定。
一、情绪低沉,活不开心。
二、思维迟钝,脑子变慢。
三、行为懒散,意志减退。
四、消极观念,活着没劲。
五、昼重夜轻,晨昏颠倒。
六、凌晨早醒,脑子烦乱。
这六个指标即决定抑郁性质,又决定抑郁程度。临床医生常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了解自己是否抑郁,一般人会用到抑郁量表。抑郁量表也有漏测的,某大学入学即做抑郁筛查,但是每年还是会有轻生的。
作为一般的人,可以从以下方面自评下:
1.情绪低落是否持续一月以上
2.是否有轻生的念头与行为
3.是否任何事情都不能让您开心
如果全是
请马上找心理咨询师求助,帮助自己走出困境
如果只是第一条是
请与积极乐观的朋友多交流,参加喜欢的体育运动,甚至可以去学习心理知识。
抑郁不可怕,也只是人某段时间的心理状况,自己能调适就自己调适,自己不能调适,一定求助专业人士,千万别自己扛。
祝大家心理健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理老师左叔很愿意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一位从事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在高校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对你提出的“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做心理咨询工作的体会来回答你的提问。
第一,先从心理咨询的角度说一下抑郁情绪
每个人都有抑郁情绪,这是我们人类心理功能的一种情绪表现;每个人在一天的某个时段遇到不高兴的、烦心的事,就会表现出郁闷、伤心、心情不好等情绪;有些人在遇到糟心的事,受到外界不良事件影响后,几天心情都处在情绪低落之中,但是经过自己调节和他人帮助,他的心情又好了、又愉悦了,情绪又恢复到往常的状态;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抑郁情绪,我们自己可以调节,即心理学所说的个人的自我调节;但是如果通过自我调节,经过他人帮助,还是没有调节好,情绪依然处于抑郁之中,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而且还影响到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那就要高度重视了,可能已经转变成抑郁症了,必须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就诊,让专业人员做出判断。
第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
判断一个人是否得了抑郁症,必须满足这样三个必要的条件,一是心情低落,如果没有心情低落根本不能称为抑郁症;二是抑郁的程度已经影响到一个人的社会功能,即影响到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三是持续时间达到四周才能够诊断标准。
同时,要诊断为抑郁症还必须看患者有没有以下六个主要的临床表现:1.兴趣减退或者丧失,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2.对前途悲观失望,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觉得前景暗淡;3.无助感,对自己的处境毫无办法,对自己的遭遇和精神痛苦无能为力;4.感到精神疲乏,精力不足,不想动;5.自我评价低,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经常自责;6.感到生活和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活着不如死了好,经常有自杀意念,甚至有自杀行为。
当然,你不能对照其中的一点或者几点,就说自己是抑郁症;如果觉得自己有这些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最好是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咨询门诊,请专业人员给你看看比较保险,不至于标签化自己,影响你的正常生活。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分享彼此的观点。
再次感谢你的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我们经常会遇到患者或来访者咨询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在问答里回答过这个问题。在临床上我们都是通过相应的诊断标准来判断患者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在这里我们选取DSM-5的诊断标准,这是因为美国的精神疾病无论是治疗还是研究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并走在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前列的。可以说ICD的诊断标准是在DSM的基础上进行更改和发展的。
抑郁障碍通常具有的特质是,导致一个人感到悲伤、空虚,或易激惹(容易生气或处于坏心境)。有抑郁的人可能难以好好睡觉、思考或执行曾经很正常的日常功能。这一类的障碍在症状的持续时间起病时期及病因上都各不相同。
抑郁障碍包括抑郁症(重型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
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A. 在同一个2周时期内,出现5个或以上的下列症状,表现出与先前功能相比的变化,其中至少1项是(1)心境抑郁或(2)丧失兴趣或愉悦感。注:不包括那些能够明确归因于其他躯体疾病的症状。
1. 几乎每天和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的报告(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观察到(例如,表现为流泪)注: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2. 几乎每天和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的活动兴趣或愉悦感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陈述,也可以是观察所见)。 3. 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能达到标准体重)。 4.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5. 几乎每天都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由他人看得出来,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到的坐立不安或变得迟钝)。 6. 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7. 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地、不适当地感到内疚(可以达到妄想的程度,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8. 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能力减退或注意力不能集中,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陈述,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 9. 反复出现想死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上一篇:物流专线该如何发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