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数学老师应该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呢?
数学,学生,老师数学老师应该怎么教,才能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总之
,让孩子喜欢数学科目,除了教师风趣幽默,精准到位的讲解方法。更重要的是孩子也要有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需要家长对孩子学习数学科目的重视!否则只有教师的力量是永远不能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俗语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家校结合让孩子喜欢数学科目,走进数学神奇的迷宫里自由发挥,在数学领域取得好成绩。
我是领悟教育,感谢您的阅读。您有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一样可以跟我留言分享。别忘了点个赞再走哦,谢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课前精心准备情景导入桥段和课件,把知识点融入其中,如果是新手老师,在课堂节奏和重点部分把控上一定要多注意,许多机构推类似三步教学法的一些东西,新手可以看看,但是别拿这些东西当成授课习惯,形成自己的套路之后要学会课堂风格多变,一对一,小班,大班,数学课堂都是不同的风格,想了解更多可以私聊我发你点资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对某一事物感兴趣,就要引起对该事物的注意,“感兴趣”与“注意”是相辅相成的。你对某事物感兴趣,就会注意它,在注意之中,又能发现它新的感兴趣之处,就会对它更加注意。
“注意”又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语言主观意识的参与,也就是说。需要理性的支持;而无意注意则是注意的对象具有某些吸引人的特征,引起主体(这里指孩子)不知不觉地注意。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持续有意注意的时间大约只有十五分钟。因此,老师在讲课时,应该尽量少用“讲述法”,可以多用“讨论法”,以便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此外,老师亲切的语言,和善的表情,灵活丰富的肢体语言,也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需要思考的。在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要时时注意到将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仅仅只是“热闹”而已。
文字题,或者应用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对文字意思的理解,尽量化抽象为具象,帮助孩子理解。
比如,一根绳子,剪去一半,把其中的一半再剪去一半,剩下4米,这根绳子总共长多少米?
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题目的情境还是比较复杂的。老师可以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在黑板上画一根绳子,引导学生,让学生说出它的一半是哪里?哪是剩下的绳子?剩下绳子的一半又在哪里。把它再剪一半,最后剩下的部分在哪里?它是多少米?如此慢慢引导,孩子懂了,在进一步启发学生,怎么列算式。
在引导学生分析的过程中,老师要起主导作用,并注意观察孩子的思维和情绪,不能让孩子的思维很老师的讲解脱节。这一点最重要!
计算题,对齐位数,退位进位该具体怎么做,大家讨论,节奏不要快,老师认为简单的问题,可能学生一下子转不过弯来。
无论运用什么教学法,只要老师始终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让他的思维跟上,不掉队,他的兴趣就会持续。
老师讲课时,不但要备内容,更要备教法。这一点至关重要。倘若老师只是拿了备好内容的教案,一路讲来,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丧失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学习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让学生能感受到学习的东西有用有趣。数学的很多东西都是抽象于实际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学习过程中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枯燥。在教学和辅导中就得看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呢?如果能让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以及趣味性,那么就会提升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备课中老师就需要多去思考,知识点该如何去引入,如何去讲授,如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插入一些相关的趣味题目和小游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要注意讲解的过程,必须要以学生能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去讲解,不能让好孩子感受到晦涩难懂,进而产生压力。很多同学对数学失去兴趣就是感觉数学太难了,根本理解不了,学不会。在学习中要注重基础,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困难的,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去调整难度和进度。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很多学生是愿意学好数学的,学习好是大部分学生的梦想,只不过很多同学找不到方法。如果学生在学习中能逐渐进步,能慢慢取得进步,这对兴趣的培养和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再次,让学生能从数学的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和成就感。经常见到一些学生通过努力把一道题目解答而高兴,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做好引导和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做题带来的乐趣,就会促使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
兴趣的培养和提升在最开始需要做好引导,帮助孩子打好基础,认识的数学的重要性,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自己也能学好数学,激发出学习的动力,兴趣就会逐渐养成和提升,一旦兴趣养成了,学习数学就有了内动力,即使没有了外界的引导和帮助,学生能你能自动自发的去学习。数学的学习只要能一步步跟上就没有多大的问题,就怕今天落一点,明天再落一点,慢慢的缺的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到了最后想学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慢慢的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