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何有人说《中华新韵》遭到许多诗作者的抵制?它的编制有何弱点?
韵母,诗词,押韵为何有人说《中华新韵》遭到许多诗作者的抵制?它的编制有何弱点?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阶别雪月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ie耶、ǖe约
四、舒服补助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u乌;
五、失职履历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 i衣 、ǖ迂、-i(知滋的韵母);
六、开怀甩卖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ɑi哀、uɑi歪
七、归回翡翠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ei欸、ui威
八、逍遥祷告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ɑo熬、 iɑo腰
九、周游久候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ou欧、iu忧
十、安全转变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ɑn安、iɑn烟、uɑn弯、ǖɑn冤
十一、新陈准运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en恩、 in因、un温、ǖn晕
十二、光芒敞亮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ɑng昂、iɑng央、uɑng汪
十三、雍荣鼎盛韵 它包括的韵母有:eng亨的韵母、 ing英、ueng翁、ong轰的韵母、iong雍。
er的韵母比较窄,使用频率不高,不划在“十三韵部”内。(《中华新韵》把er列为最后一韵)
在说唱文学中,还可以用“儿话韵”的小韵,即“说破天儿、逗小孩儿、下小馆儿、红脸蛋儿”韵(即“小言前辙”)和“扎个堆儿、真逗哏儿、香辣粉儿、乐叉了气儿”韵(即“小人辰辙”)。
“十三韵部”符合普通话大众习惯,对押韵的要求比较宽,而且易记好辨析。
关于平仄,我主张按今天的规则处理,即按《汉语拼音方案》第四部分“声调符号”的要求处理:阴平(一声)、阳平(二声)属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属仄声。
普通话语音没有“入声”之说。 用今声写今诗;学古诗时,不否定古韵。
包括用古代制定的格律、词谱、曲谱写诗写词写曲,都可以按照今声习惯,用今声今韵写诗填词填曲。至于对古今诗韵的差别的研究,可以留给学者进行。
详细内容可在《今日头条》或上网搜索我的文章《应该依据〈汉语拼音方案〉编纂新的韵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个热爱古诗的人来说,来说下自己的独到观点。作为一个经常写古诗的人来说,从古到今留下来的韵书都看过。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韵书有平水韵,中华十八韵,中华十四韵,还有2018年编的中华通韵。平水韵上面还有切韵,声律十篇,不过已经失传没有原本。作为一个真正懂韵的人来说根本不需要韵书,韵是感觉的不是靠韵书来死记硬背的。我们懂韵的内行人都知道,诗歌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出现了韵。因为我们看最早的诗歌,诗经的时候我们惊讶的发现诗经既然也有韵可寻。可是我们翻遍了所有的资料最早的韵书只有点点文字记录在魏晋时期的声律十篇。可是诗经可是春秋以前的人写的,他们不用韵书吗?没错,春秋以前的人不用韵书的,只靠语言感觉而押韵,语言感觉押韵,这个只有懂韵的人才懂。韵书的编制主要是为那些不懂韵的人而编制的工具。真正懂韵的人根本不需要韵书。
其实我们内行人都知道从古至今这么多韵书,真正和今天的普通话对的上韵书只有中华新韵十八韵,还是民国编的。其他的都是和普通话对不上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韵书在普通话面前来说是错误的编制。在说白了就是外行人编的韵书。当然平水韵是古韵是唐宋时的语言,这个和普通话对不上还说的过去。可是今人编的其他的韵和普通话对不上就只能说明是韵的外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现在抵制新韵人有三类
1:老年人,老年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和我们不一样,他们普通话学的并不好,根本感觉不到普通话的韵,主要是他们的思想传统认为古人留下的就要无条件的继承,所以反对任何新的东西。
2:身体器官感觉不到韵的人,还别说这类人真的有,我就曾经测试了几个。比如安和年这两个字他们读的也标准,我问他们感觉有什么区别吗?他们都说都差不多,呵呵没办法,只能说他们感觉不到韵。他们写诗押韵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在加上他们受了老年人的影响,渐渐的就背了平水韵,渐渐的也被老年人的思想所影响,继承传统。渐渐的他们也和老年人站在一起抵制新韵。
3:就是食古不化的固执的老古板,他们能感觉到韵,也知道古韵对于普通话来说很多是对不上的。但是他们就是固执的要用传统的古韵,他们给的理由就是要继承老祖宗的东西,呵呵,没办法食古不化的家伙,所以他们坚决抵制新韵。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什么都要统一,统一语言,统一文字,统一习俗,统一货币,总之都要统一。
百年之后我相信都会用新韵
但是现在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出现把新韵编全,编对的人,十四韵和中华通韵都问题巨大。说到这里我只能一声叹息
建议不懂韵的人还是看中华十八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个人感觉:首先,106部《平水韵》繁琐冗长,也不利于记忆和分辨。其次,《词林正韵》可以几个韵部通押。再者由于古汉语和普通话发音的不同,古诗词现在读起来有很多感觉就不押韵了。《中华新韵》即使不完善,起码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现在的诗词大赛基本都要求提倡新韵,不废旧韵,但不得混用。所以诗词爱好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习惯和选择。
强调一点,习惯用新韵的作者,旧韵可以不用,但是必须要知道它的出处和存在。习惯旧韵的作者,也不要抱着师门不放,去诟病新韵,必定是生活在现代普通话里。说句粗话,如果用的是狗屎韵能写出黄金诗词,那是水平。如果用黄金韵弄出狗屎诗词,谈旧韵新声还有什么意思?大家完全不必纠结什么韵的问题了,互相学习借鉴,提高诗词水平才是主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如何才能走出果蔬滞销的怪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