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考前焦虑,该怎么办?
焦虑,考试,孩子考前焦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然凡事都有度,如果焦虑过度或时间过久也有问题,会引起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学习效率反而会下降,这就是著名的倒U形“焦虑曲线”所揭示的规矩。
考场上过度焦虑也会引起“焦虑发作”,会导致考试进行不下去。
如果焦虑引起不适或者效率明显下降,就可以找到一个控制自己无意识反应的方法,催眠或者自我催眠是不错的办法:
复习中,在每天睡前花五分钟时间,做全身渐进式肌肉放松,可以从头到脚依次进行,然后发出三次以上预先编好的暗示指令:“我很放松,我很开心,我反应越来越快,记忆力越来越强,我很享受学习和考试……”;甚至考场上开考前五分钟都可以做一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呵呵!考试前有焦虑感,还是比较正常的,说明你在乎这次考试,在乎你的考试成绩。如果你对考试很不在乎,那就麻烦了,说明你已经对考试麻木,或者是对成绩已经无所谓了,这是很不好的现象,对你的成长十分不利。
考前有压力,从而带来一定的焦虑,怎么办?我想,可以变压力为动力。以下,是我个人的两个实例,也许对你有启发,有作用。
我是一个考试狂人,在没有考试的时候,成绩不怎么样。而一旦到了考试,我的发挥就特别好!我在高中的时候,每一次测验成绩都不是太好,排名也是在班里的五到十名之间,这是因为我的玩心太重,不重视考试。但是一到期未考试,我的水平就发挥出来了!这时,我往往是比较紧张,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作文,可以说是文思泉涌,灵感频现,很容易作文就拿高分。其他的如数学、物理等,有些难题,这时由于思维活跃,也都会做了。老师们都说,我是一个考试型的人。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比较关键的考试中,我有一定的压力,并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所以发挥出正常水平,甚至是超水平。
这与一些人正好相反。有些人一考试就心慌,发挥不出正常的水平。这是由于压力过大、人变得手足无措的原因。
2.
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举行计算机输入比赛,也就是的字比赛。这方面,我是高手。但是,预选赛的时候,也是我玩心太重,先玩一会儿再输入,结果差点不出线、进入不了决赛!
在决赛的时候,我精神高度集中,输入得飞快,夺得了第一名!
我的这两个事例说明:考试有点压力是正常的,但不能太大,影响了水平的发挥。如果发现由于压力过大而产生了影响休息,甚至是出现焦虑,建议要采取措施:
一是吃一些抗焦虑的食物。研究表明,糖果、巧克力、水果等甜食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我们心情愉悦,对一些压力大的人来说能起到缓解作用。
二是适当的运动。当你觉得压力大的时候,可以慢跑、打球、散步等,通过运动让宣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要注意,不要激烈运动,那样会适得其反。
三是安排好时间。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要只一味地学习,要学习和娱乐、休息相兼顾,劳逸结合,安排好合理的时间,明白在那个时间段内干什么事情,轻松应对考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胡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每次面临考试,不管大考小考,都紧张的不能自已,心跳加速,很久都平静不下来,我也知道要放轻松,平静一点,但是又控制不了。
心理咨询师 胡新 回答:
你好! 感谢你来信告诉我们你的烦恼。关于考试焦虑,包括自己在内,其实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而且我们会发现,有比较明显考试焦虑的人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自身比较好强,对考试比较在乎的同学。
此外,在现实中我们会看到,学霸分两种,一种是“没心没肺”型,考前似乎都在玩;还有一种是“稳扎稳打”型,似乎永远抱着书,直到进考场前一刻。
通常来说,不可否认,适度的焦虑是必要的。它的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形成一种紧迫感,让自己不至于缺乏紧张度,松松垮垮,既无法紧凑地安排备考,也无法很好地适应考场上分秒必争的氛围。
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用焦虑的情绪和状态,将其形成一种动力,将其投注到学习中去的话,还是大有裨益的。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感知到自身的焦虑却无法利用它,同时停留在对自身状态、考试结果甚至焦虑情绪本身的焦虑上,又试图将其控制,强迫自己平静的话,往往容易适得其反。
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不仅仅只是心跳加快、不能平静的程度,有的甚至是寝食难安,不能集中注意力,无法很好地投入正常的复习当中去。这样一来,不论哪种,其实从结果上看,都给我们有条不紊的备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关于你提到的“控制”,我想说的是,人类的很多心理现象是自然发生的,它本身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比如,进入青春期后,不论你是否想谈恋爱,你都会对异性有欲望。
同样,面对重要考试或活动就会紧张,脑子疲劳就会开小差,注意力涣散。所有这些都提示我们,很多心理活动不由自主,不论它们带给我们正性还是负性的情绪。
对于焦虑情绪来说,如果我们把这种情绪主观化,就会想从主观上对其负责任,去控制它。但由于焦虑情绪之自然产生的特性,因此控制它必然会遭到挫败、会自责、会觉得无力,那么你就可能更焦虑,形成了一种对焦虑的焦虑,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于是,只有你知道这种焦虑是客观的,主观上无能为力,你就不会和它较劲或斗争,也就意味着不给它能量。那么,这时候就像拍皮球一样,你越是用力拍它,它可能就弹起得越强烈,跳得越高;
相反,如果轻轻地拍打甚至不去拍它,那么皮球很快便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幅度弹跳甚至慢慢平息下去。
因此,让我们觉得焦虑和不知所措的通常不是最先冒出来的焦虑感本身,而是我们对其做了灾难化的解读,换言之,是我们对焦虑赋予了不恰当的认知所致,进而影响了我们进一步的判断和行动。
那么,如果知道了这个规律的存在,我想,慢慢地,我们就能相对从容地面对和接受这种焦虑的感受和过程,进而将其转换成为一种相对积极的力量了吧。
上一篇:英雄联盟里把亚索删除了会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