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的“德”是指什么啊?
万物,道德经,的人《道德经》的“德”是指什么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道德经》又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译文: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于雌弱的位置,甘心为天下的溪壑。甘心为天下的溪壑,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开他,回复到婴儿般质朴的状态。
这一段是讲做人品性,知道什么是强大,而安于弱小的位置,他的胸怀就像溪谷,老子把这样的人称之为有德之人。
德是蓄养万物的,有德这种品性的人,他也能蓄养万物而不争,胸怀若谷,不主导别人,利用道的原始规律帮助别人发展,而他自己不贪功,不据为己有,这样的人,他的品性跟德不是很切合吗?所以老子把这样的人称之为有德之人。
写到这里,老子已经把德解释清楚了,什么是德?德就是蓄养万物,润物无声,滋养别人而不居功,遵守道的规律,帮助别人,而自己就好像不存在一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译文:上德之人不知道自己有德,所以才具备真正的德;下德之人总想着不失去德,实际上他并没有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不刻意表现自己的德,下德之人有所作为而刻意表现自己的德。
这一段,老子解释了上德之人和下德之人的区别,说:真正有德的人不知道自己有德,因为他做的事情都是遵循道的原始规律,自然而然,所以他也不需要可以表现自己,只要遵循道就行了,遵循到万物自然生长,生机勃勃。下德之人总是害怕自己失去德,总是刻意做事,可以表现自己的德,结果什么事情也做不好。这真是,上德之人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之人刻意为之而终不能为。
我总结了一下《道德经》宗旨,大概就是这样一句话:顺应道,合乎德,出而居谷,润物无声,蓄而不主,万物自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德经》 是由春秋时代的老子(李耳)所著的哲学书籍,《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他是除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他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明一下,老子没有创立道教,道教是在老子仙逝后几百年才兴起的宗教,而道教尊奉了老子为教主,又以《道德经》为宗教经典。
德,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德又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即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即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意作为。
玄德(深德,大德),《道德经》第十章有讲: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生养万物却不居为己有,施泽万物却不自恃己功,养育万物却不为其主宰,这就叫深厚的德(玄德)。
总之简述,《道德经》 讲的是道与德,讲天地万物之道,即道法自然,讲为人之德,即上善若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顺道而行,谓之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顺道而行,谓之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是世界本体,德是本体的显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是万物的源头,是万物发展的动力。道是可以被蓄积、被存储起来的,为了表示方便,我们将道的蓄积命名为德。依据道的蓄积程度,德会呈现不同的特性。由于我们现在拥有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方便地通过物质的蓄积来类比道的蓄积,从而了解各种不同形态的德都具备什么特点。自然物质中最能表现蓄积特点的是像水一样的流体,如果将水比作道,那么各种形式的水的汇集就是德。少量的水可以充满一个坑洼,再多些就形成池塘、乃至湖泊。这是水蓄积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水所蓄积而成的事物,无论是坑洼、池塘、还是湖泊,其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拥有清晰的边界,有一定的容积,填满之后就无法再注入更多的水。用这样的形态来类比道的蓄积,来类比德,我们就将其称之为“下德”。
当水的进一步蓄积导致其本质发生改变时,其蓄积程度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我们知道,比湖泊更大的水面就是大海了。在这个阶段中水已经超越了自身的边界,没有了确切的容量,也许你感觉大海已经满了,但还是有河水在不停地注入。《庄子•秋水》中是这样描写大海的:“大禹的时候,十年九涝,可海水并不增加;商汤的时候,八年七旱,可海水并不减少。不因为时间的长短有所改变,不因为雨水的多少而有所增减。”这样的特点是第一阶段中的池塘、湖泊所不具备的。同样类比于道的蓄积,由于蓄积的特点发生的本质的变化,于是,要为这样的阶段起一个名字,那就是“上德”。
上一篇:高三学生怎么申请出国留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