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德经》的“德”是指什么啊?
万物,道德经,的人《道德经》的“德”是指什么啊?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才能体现出我们对道的了解与接纳,要靠德来体现,德要靠行为来体现。
道是指导者,德是践行者。无践行不足以体现道,无指导不足以体现德。
所以,德就是我们平时为人处事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品德如何,不就是从我们处事为人的态度里,行为里,得出的结论吗?
所以,一个德行好的人,就是一个充分地认识了道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子《道德经》中的“德”到底是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首先提出“德”的概念,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是天地万物来源的本体,德是道的具体功能体现。道通过德主宰天地万物。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德唯道是从。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遵循道才会有德。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德唯道是从”,而道是恍惚,道是摸之不得、视之不见,这是道的本性。而“德”到底是什么呢?老子认为,“道”通过作用于物,透过物的媒介而得以显现它的功能,这种道作用于万事万物所显现的各种功能,老子把称之为“德”,道产生万事万物,而且内存于万事万物,在一切事物中表现它的属性,也就是表现了它的“德”。因此,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显现。无道就无德,遵循道才会有德,不遵循道者无德。德与道是相融相通的,它像道一样恍恍惚惚、深远暗昧。德对于人类而言,它是品格、是德行,它能被人看到,被人解读。只有真正领悟大道的人才能拥有大德,才能将德行发挥到极致。这也是道和德之间的关系。
老子《道德经》全文“德”字出现43次,这些“德”字阐述了哪些内容呢?
一、讲述道与德的关系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
2、“道生之,德畜之,……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51章)”,道生长万物,德养育万物,......道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贵,就在于它不加干涉而顺应自然。......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有功,当导引万物而不自以是主宰,这就是深远玄妙的德。
3、“含德之厚,比於赤子(55章)”,德行涵养行深厚的人,好比是个婴儿。
4、“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65章)”,经常遵循自然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远,与万物反其道而行之,然后达到极大地顺应自然。
二、讲述德与行的法则
1、“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23章)”,求道者,其言行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修养德行的人就应当崇尚美德。
2、“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28章)”,不背弃自然德行,就能恢复到无求无欲的最初状态。......自然德行不出现差错,就能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自然德行保持充足,就能够回归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
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38章)”,上德不表现为有德,实际上是有德。下德自以为有德,实际上是没有德的。......失去了道以后才有德,失去了德以后才有仁。
3、“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41章)”,最高的德行好像空无的峡谷,广大的德行好像有不足,刚建的德行好像惰气十足。
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49章)”,善良的人我会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意对待他,结果使得人人向善。诚实之人我信任他,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他,结果使得人人守信。
5、“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54章)”,用道修身,个人就会纯朴率真;用道治家,家庭就会富裕有余;用道治乡,乡里就会长久和睦;用道治国,国家就会五谷丰登;用道治天下,天下就会普天升平。
6、“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59章)”,早作准备可说成是重视积功累德。重视积功累德就无往而不胜。
7、“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60章)”,用道来治理天下,鬼也不起作用。......不但神明不伤害人,圣人更不会伤害人。神明、圣人都不伤害人,这是德的集中体现。
8、“大小多少,报怨以德。(63章)”,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
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是谓不争之德。(68章)”,善于带兵的人不逞个人的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会怒形于色,善于克敌的人不和敌人发生正面冲突,......这就是与人不相争的德行。
10、“有德司契,无德司彻。(79章)”,只拿着借据的是有德的人,只管收债的是无德的人。
老子为了讲述清楚德的具体含义,将德分为“上德”、“下德”,并提出符合“上德”条件的是“有德”,符合“下德”条件的是“无德”。为什么“下德不失德”是“无德”呢?“下德”具体有哪些?第38章处提出“仁、义、礼、信”的具体道德,并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结合第23章“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可知道,在老子眼里,从道者和从德者,本身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只有“惟道是从”(21章)的人才是“有德”的,而遵守仁义礼信的人是“无德”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参照对象”不同,前者参照的是天地万物,是“法自然”的逻辑;而后者参照的是古人之言,是“法圣人”的逻辑。圣人之言不是尽善尽美的,圣人的认知是无法突破历史的局限性的。换言之,圣人不是全能全知的道,他的书也不可能全面的指导后人。
故此老子在对统治者建言时候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39章),也就是说针对治理国家而言:“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这三句话是远远不够的,但是还要坚守根本,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地修身。这里可以借用“照猫画虎”来理解的“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有道者是直接观察老虎的,而无道者是企图通过猫的模样来画出老虎的模样。大家都知道能被记录下来的,只是老虎在某一时刻、某一状态下的情景,并不能通过文学艺术的表达完全还原自己的认知,这就是语言的局限性。而无德之人是完全脱离“道法自然”的实践的,凭借古人的描述和自己的主观臆断来从事。
上一篇:高三学生怎么申请出国留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