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木耳该如何种植,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黑木耳,木耳,菌丝木耳该如何种植,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般 1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可挂70~80袋。塑料大棚顶高2.8~3.5m ,肩高1.8~2.0m左右。早春栽培应在塑料大棚的顶部及四周全部覆盖一层塑料膜,塑料膜上再盖上一层遮阳网(遮阳度85~95%),用于保温、保湿、遮阴和防止降雨过量。钢架结构塑料大棚又分为棚架一体式与棚架分体式,棚架一体式是吊绳就栓在大棚主体框架上,棚架分体式是大棚与栓绳的框架分开,棚是棚,架是架。从稳固性的角度,目前比较提倡采用棚架分体式的大棚进行吊袋生产。棚式立体吊袋钢筋一体式结构框架,每万袋需投资1~1.5万元。镀锌钢管分体式结构框架,每万袋需投资2~2.5万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黑木耳栽培过程中,常有杂菌和虫害发生,而造成生产上的损失。特别是在管理粗放和高温高湿下,往往病虫害发生严重,甚至无收。
常见的黑木耳害虫有鱼儿虫、壳子虫、米象、蛞蝓、小马陆、弹尾虫、蓑衣虫;危害黑木耳的常见杂菌有碳困、革耳、云芝、木霉、青霉、裂褶菌、朱红菌等。
防治黑木耳病虫害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从而提高黑木耳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孽生条件和药剂防治三方面入手。主要措施如下:
(一) 提高黑木耳本身搞病虫能力;
1、选育优质高产,抗逆力强的菌种。
2、创造适宜黑木耳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和营养条件,使黑木耳本身具有较强的与杂菌竞争的能力。
(二) 减少病虫害生长条件:
1、清理好耳场。耳棚周围及走道应每周一次用多菌灵或菇霉灵液喷雾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2、耳房、耳场必须通风良好,排水便利。
3、必需严格搞好耳场内和栽培房及灭菌、接种等各环节的消毒工作。
3、1 、灭菌。 装完袋需经过灭菌后才能接种黑木耳。目前常用土蒸锅灭菌,一次可灭菌500~800袋。灭菌时锅内材料不能排列过密,以便蒸汽流动畅通,灭菌彻底。灭菌时间为8~12小时。灭菌时要防止漏气;否则锅内达不到需要的温度影响灭菌效果。
3、2、接种。 接种室大小可根据接种量而定,一般每5-6平方米可接种1万袋。有条件可设置一个冷却间,灭菌后的料袋在冷却间冷却到30℃左右时即可接种。
接种前1-2天要对接种室消毒,具体方法:
①将白灰在接种室内四处扬撒。
②放置5-6堆硫磺和锯未混合物点燃熏24小时。
③用甲醛5-10毫升和5克高锰酸钾混合熏24小时。
接种前,对镊子、接种钳等接种工具应用75%酒精擦拭后点燃消毒,操作人员要用肥皂洗手,并用医用酒精擦拭。接种时将菌种弄成玉米粒大小,用镊了夹出,一手打开培养袋棉塞,一手将菌种放人袋内。一般在培养孔放4-5块,在袋上部周围放4-5块,然后用手在外面按一按,使茵种和培养料充分接触。便于萌发。最后塞上棉塞。
4、对感染性强的污染耳木,菌袋、菌瓶,菌砖应隔离和烧毁。
(三)、药剂防治:
1、用2%生石灰涂刷被杂菌危害部位可抑制杂菌蔓延。
2、若绿霉菌发生在培养料的表面,尚未深入料内时,用PH10的石灰水擦洗患处,可控制绿霉菌的生长。
3、若发现袋内有黄、红、绿、青等颜色的斑块即为杂菌、较轻的可用福尔马林液注射患处,移到另室单独培养,仍有一定产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常用配方搜索
玉米芯粉73%、麦麸5%、糖1%、石膏1%,棉籽壳20%,培养料含水率60%~65%。
培养料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木屑选用阔叶树种;玉米芯应先在日光下暴晒1天到2天,用粉碎机打碎成黄豆粒到玉米粒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糠状,以免影响培养料的通气性。
(二)工艺流程
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做床→催芽→露天管理→采摘→凉晒
1、拌料。 拌料要拌匀,保证含水量在65%左右。
2、装袋。人工装料时要边装料边用手压实,要求上下松紧度一致(菌袋装料时以不变形、袋面无破褶、光滑为标准)。原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覆棉花→盖纸盖→系胶筋。栽培种菌袋包装采用装料→压实料面→窝口→扎棍→。原种湿重0.6公斤,栽培种湿重1.15公斤。当天装的菌袋(瓶)要在当天灭菌,不能放置过夜,以免产生杂菌,发酵、酸败。如当天不能灭菌,应放到冷凉通风处过夜。
3、灭菌。采用常压灭菌方式,提前将灭菌锅锅屉放好,要求锅屉离锅水平口约10厘米,上面放麻袋片,17cm×33cm的菌袋灭菌时需装在铁筐中或在蒸锅内搭架子,16cm×52cm的菌袋灭菌时培养袋依长向平放成“#”字重叠排列在锅屉上。行间距3公分,便于内部空气流通。然后用塑料和棉被将锅封严,待菌袋内温度达100℃后再保持12小时。灭菌后当菌袋温度降到60℃时趁热出锅,将菌袋送入接种室进行冷却。
4、接种。待袋中料温降至30℃以下时,就可进行接种。接种要做到无菌操作,菌袋接种程序为:将冷却的菌袋放入接种箱内;栽培种瓶外壁用75%酒精擦拭 消毒后也放入接种箱内,然后用每立方米5克高锰酸钾,10毫升甲醛熏0.5~1小时。接种时点燃酒精灯,用灭菌的镊子将栽培种弄碎,在点燃酒精灯的无菌区内,使瓶口对着袋口,将菌种均匀地撒在袋内料表面上,形成一薄层,这样黑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以抑制杂菌侵染。每瓶三级种可接30袋左右。
5、发菌管理 菌袋接菌后要放在消毒后的培养架上发菌,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
培养前期,即接种后15天内,培养室的温度适当低些,保持在20℃~22℃,使刚接种的菌丝慢慢恢复生长,菌丝粗壮有生命力,能减少杂菌污染。中期,即接种15天后,黑木耳菌丝生长已占优势,将温度升高到25℃左右,加快发菌速度。后期,当菌丝快发满,即培养将结束的10天内,再把温度降至18℃~22℃,菌丝在较低温度下生长得健壮,营养分解吸收充分。这样培养出的菌袋出耳早,分化快,抗病力强,产量高。发菌期间菌袋内的温度必须一直控制在32℃以下,温度测量以上数第二层和最下层为准。 培养室的湿度一般保持在55%~65%之间。黑木耳在菌丝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线,培养室的窗户要糊上报纸,使室内光线接近黑暗。培养室每天要通风20~30分钟。保证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黑木耳菌丝正常的代谢作用。后期,更要增加通风时间和次数,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新鲜。
上一篇:当初的梦想确实让人心动,但是现实很残酷,大家有何感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