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儒释道”与华夏文化?
文化,华夏,道家如何看待“儒释道”与华夏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五、综上所述,儒释道共同构成华夏文明主要载体,即华夏文化。而儒家文化主要表现社会主导价值观,而佛家、道家文化则是主要表现桎梏于少数阶级统治利益价值观的华夏文明主流价值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釋道來多代傳,融入華夏幾番演。
芸芸眾生問不休,江山風雨何從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释道分别是“修为”、“修心”、“修身”
华夏文化不可重演 不可复制 只能延续
这个问题涉及了“宗教体系”和“国学体系”两大概念,所以要分头述说。
先对三教作简略交待
儒家是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主流,因为汉武大帝“废黜百家,独遵儒术”的“行政政策”,儒家学说得以完整的延续,其核心“仁、义、礼、智、信”之“五常”成为中国价值体系的最核心价值。这“五常”是非常厉害的,千百年来,朝代更替,人事变迁,但是这“五常”组建社会的功能却代代传承和延续。这种伦理的约束、约定、约数成为人们行为的“天条”。
佛教尽管从印度传入我国(发源地其实是尼泊尔),但是我国传承的并不是印度的原始佛教。在我国改良佛教后自成体系的“大乘佛教”与印度原始的“小乘佛教”的教理是完全不同的。小乘佛教主张“佛”只有释迦牟尼一个人。每个人修行只能超度自己;而大乘佛教则主张皈衣佛教的每个信徒都能成佛。大众营营扰扰如溺苦海,大乘修行则是超度众生。
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创立道教,最初是为平定淫祀害民的巫妖之教,并以弘化长生不死以求成仙为最高境界的宗教。早期的道教用各种矿物质等炼丹食之,以求吸纳天地之精华而长生不死。求丹不成便求仙,所以在道教文化中,各种各样的神仙特别多。难怪在《西游记》等神话文学作品中,作者将这些神仙“请”来“演出”连“出场费”都不用付。
有了以上的交待,便可以回答“如何看待”的问题——简言之,三教的社会功能,儒教是“修为”,修“人治”主义之为;佛教是“修心”,修“五蕴四大”皆空之心;道教是“修身”,修齐天如仙之身。儒释道三教如同三个陀螺仪,分别在伦理稳定、人心禅定、天道既定上起抗拒方向改变的作用。
“华夏文化”的地理概念比较强,从平面地理上说,在大概念上是对应西方文化;在小概念上是对应亚洲地区文化。在纵向上的历史上说,在小概念上特指历史上炎黄时期中原文化;在大概念上则为中国历史全程、全部系统文化。
同样,有了上面的交待,“华夏文化”简言之,就是从所发现的最初文明连续至今没有中断过的中华本土文明,中华文明包括了意识形态与生产力发展的全部内容,并且这一文化不可重演、不可复制,只能延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子百家有渊源,
流传华夏几千年。
儒、释、道、法占鳌头,
古、今、中、外学其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提法有问题。道与儒是正宗的中华文化,释是外来文化,儒道释是互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释道和中国传统文化
春秋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释家和道家。这三家的鼻祖: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也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到后人的景仰。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天意的安排,孔子、释迦牟尼和老子处于同一时代。老子的出生年月不详。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在今天的尼泊尔。又过了十五年,即公元前551年9月27日,孔子出生在山东曲埠。中华文明也因了这三位圣人而熠熠生辉。
孔子?儒家?中国传统文化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鲁国。他名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家里很穷,社会地位也很低。他长大后,做过小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但是他的主张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在六十三岁的时候,孔子回到了鲁国。鲁国最终也没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要求出来做官了。 此后,孔子潜心于授徒讲学,编撰典籍,儒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在这迟暮的九年里最终形成了。最为著名的是:孔子完成了被称为“六艺”的《诗》、《书》、《乐》、《礼》、《易》、《春秋》的编修。除《乐》后来遗失外,其它经书一直是后世王朝学校里的基本教材。
孔子还根据鲁国的史书作了《春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鲁国十二个国君。以鲁国为中心记述,尊奉周王室为正统,以殷商的事迹为借鉴,推而上承夏、商、周的传统,文辞简约而旨意广博。吴、楚之国自称为王的,在《春秋》中仍贬称为子爵;晋文公与诸侯会盟,实际上是召周襄王入会的,而《春秋》中却避讳说“周天子巡狩来到河阳”。依此类推。《春秋》就是用这一原则,来褒贬当时的各种事件,后世称之为《春秋》笔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