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人为什么主张易子而教?
孩子,孟子,父子古人为什么主张易子而教?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人为什么主张易子而教?因为在管教的时候,能下得去手。
你我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怕老师,是从内心深处;孩子怕父母打,那只是肉体上的。
同样的道理,易子而教,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感谢邀请:
“易子而教”是社会分工进化的必然,其关键在于预防为教不专、为教难严。
易子而教,意思就是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原文: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之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译文: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古人就已经明白亲子之间由于血缘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很难做到公正、客观。《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译文: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亲子之间由于属于利益关联关系,在许多事务上难免互相“包庇”,在教学活动中难以高标准严格要求孩子、难以做到为教连续一致性。
课堂让教学更专注、专业
“易子而教”有助于信息互通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吾师”,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教养和专长的领域,特别是在社会教育未能普及的古代,“易子而教”对于孩子链接多种生活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今天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就是充分借鉴和发挥了“易子而教”强大的信息互通交流功能,让专业的人在专业的领域做专业的事情、让老师能够专注于教导孩子们学习成长,而社会中绝大部分人则能够安心的参加社会经济建设。
家庭教育植根于生活
“易子而教”有助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俗话说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社会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生活技能,比如有擅长写作的作家、有擅长表扬的艺术家、有擅长研究的科学家.....更有专注且擅长于教学的教育家。“易子而教”就能更好的发挥出教育家在教导孩子学习成长方面的优势,让孩子们能够更好的学习成长、成才、成人。
“易子而教”是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的必然选择
社会生产分工协作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各行各业分工越来越细化,从大领域分工形成了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领域,而细小分工从狩猎、采摘——>360行——>一颗螺丝钉的制作都分为若干专门工序。社会分工进化的标准就是每个人所负担的协作边际越来越小,“易子而教”就是教育进化的必然,而今教育系统又被进一步细化为孕前教育、孕期教育、启蒙教育、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大学等若干分支,分支之后还有分科,比如语言、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自然科学......
家庭亲密
“易子而教”预防为教不严
有人说:“为将者就应该与士兵保持距离”,而家庭之中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彼此之间的一举一动都被对方“一览无余”,而且孩子还时常在家中“撒娇”、家长也时常有许多“难言之隐”会被孩子发掘。因此,家长在日常管束孩子的过程中也时常容易被孩子反驳“你自己......”是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同样也有劣势和不足,而这一切在家中就几乎没有秘密。
常言道:“老虎也会有打盹儿的时候”,生活中,家长难免有许多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到,更谈不上为孩子做行为榜样,这就为“为教不严”埋下了隐患。“易子而教”让老师能够将自身最完美的形象展现给孩子们,让他们全身心的模仿老师最好的生活方式,老师因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孩子们展示的都是积极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能够按照更高标准要求孩子们的学习上进,而不用担心因为孩子反驳“你自己.....”造成客观事实上的“为教不严”。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易子而教”出自《孟子·离娄》。
所谓“易子而教”,这里的“易”,就是“交换,互换”的意思。把孩子互换,由对方来教育
上一篇:秦半两为什么不值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