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儒家,道家,佛家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儒家文化是基础的入世,有学习儒家文化在深入学习道家和佛家文化,去探本溯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统治者的需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兄弟打天下,总要有个冲在前面。
佛家和你讲道理,施主心心好吧。你要是不买账,儒家就说施主你要有良心啊,你还装孙子的话。道家就出来了,施主你这样不和谐啊,我是替天行道呢,还是让你人间蒸发呢。聊聊吧。。。
开个玩笑,不要当真。
设想一下,佛家治国,不是没有过,历史上,但是最后演化为灭佛运动,所以善心是不能治国的,慈不带兵啊,朋友!
每次开国皇帝,身边都不少是道家的人,天下都拿下啦,不要影响我修行,你的破事根本不算事。
儒家大部分是士子,精英层,这些人活跃于社会各方面,为何?因为儒家东西不复杂,容易被理解。
儒家本身就是发展形,吸收各种文化,懂得多,但是不精,大部分。属于阳面,既然是阳就注定发光,你躲得了吗,也不需要躲,创世你去吧,所以后面那两家伙才是BOSS。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深入了解中国人的情感心理,挖掘华夏文明中的传播情感思想十分必要。
以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儒、道、佛三家传播思想作为内容,研究其中的传播情感论,汲取对现实传播活动有益的精华。
在与自我的情感传播中,华夏人民习惯以情感体验认识自我、将主观情感投射自然界,同时又对自身情感有所控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中国人崇尚建立正向的情感传播,追求关系和谐的传播目标,并尽量避免冲突。
虽然我们继承古代圣贤流传下的传统,但是我们亦不排斥其它文化,使道并行而不相悖,教并行而不相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伪命题,什么时候?有什么证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从一开始儒家就是以“入世”为己任的,它愿意主动争取,主动融入;而道家和佛家则是“出世”思想更浓。出世的一方要是去吸收入世的思想,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最核心的主张,那和入世的一方也没什么两样了。
尽管孔子确实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但毕竟还有个“道不行”为前提,并不是为了出海而出海
其次,道家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对社会的最终构想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但实际情况是已经走向了大一统,那么道家的终极治国理念注定不能成为主流,只能从中提取部分能够为统治者所用的精华,加以吸收利用。而佛教本身就是外来的理念,当然要有一个“汉化”的过程才能广泛流传,自然不必多说
汉初黄老之学的流行有其历史背景,毕竟当时国家穷的连皇帝出门都凑不齐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加上饥荒和物价飞涨,已经出现了人相食的惨剧。除了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让大家都去有时间种地织布、恢复生产,也没其他办法。等到文景之治,经济渐渐恢复,需要中央对地方能够进行有效控制的时候,儒家理论就适时而起了
最后,也是由于儒家学说的适应性和改良性之强,能够为统治者所用,于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就是说,读书人只有习儒方可做官。与其说儒家主导了华夏文明,不如说统治阶级内部统一了思想,从小受儒家文化浸润的读书人做了官,他们的一些行为集合而成了我们现在广义上说的文明(并非精英论,只是古代平民的上升通道从此奠定了基调而已)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