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儒家,道家,佛家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儒家文化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被奉为了经典,所以,中国学术丰富的遗产分为了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在专业层面只有儒家文化才有资格成为“经”。儒家文献一旦成为经典,中国文化中的其他几个部分实质上就是围绕着儒家文化的次第展开。
儒家尊重文化多元
因为有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补充,中国文化更为完善、全面,所以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儒家能够和而不同、和而不流,能够相互共存、相互尊重、文化多元,因而在中国文化中才能够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儒家强调的忠恕、仁义、道德、礼乐、中庸等思想,不仅适合传统社会,在今天为补救一味追求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会起到非常好的补益作用。而学习、志气、诚信、孝悌、知行这个理念,又是超越政治、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人生永恒不变的主题。
新儒家与佛学
宋明儒学基本上是以排斥佛老为主的。当代新儒家则以融会佛儒为多。熊十力固然强调儒佛之异,然其后继者,如唐君毅、牟宗三,却都讲「儒道释三教的智能」,认为它们都肯定自由无限心、都属无执存有论、均为生命的学问,在与西方哲学相对比时,共同显示了最高的智能。因此他们号称新儒家,但也同样花气力来阐述佛家道家之哲思。这种与佛老亲和的态度、确立三教具有共同义理型态的努力,使得他们跟宋明理学家迥然异趣。
南怀瑾先生总结:
人生最高境界是: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
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
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主导从来只有道家,其他的只是随从,不过是偶尔光鲜一下罢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本身有毛病。不仅仅儒家吸取了佛家、道家的思想,后世道家也吸取了儒家和佛教的思想,中土佛家同样吸收了上述两家的思想。
儒家能生存下来不是因为儒家怎么样,是因为被“独尊”,成为思想控制的工具。成为皇家利用来控制思想的工具以后,儒家思想被改造,弱化对集权统治不利的部分,强化对集权统治有益的部分,被改造的儒学,于是就成为皇家集权统治的思想工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汲取道法自然佛心即人心善行慈善儒家仁義学好中国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是入世的,适应社会经济政治发展,道家和佛家是出世的,意在修身养性无欲无求。都信道和佛,社会难管理难发展。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61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