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儒家,道家,佛家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思想家,早被统治者赶尽杀绝,诛灭九族,寸草不留。
从而儒家思想在统治者意志下,在中国历史上横着走,并主导华夏。
今天我们也看到了这局面:官场阿依奉迎、拍马溜须、阳春阴为者众,崇洋媚外者层出不穷!
这是儒家思想汲取了道家、佛家文化并主导了华更文化的原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道家与佛家只有思想理论,可供人们冥思苦想,没有治世之术,儒家长于治世,吸收道家佛家,可使其作用于更广泛社会群体。故主导华夏文明是其必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轻时学儒家,拿得起,看远,积极向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中年学道家,放得下,减轻一些负担;老年时学佛家,看得开,修心养性,怡养天年。在儒释道三家思想中,儒家最积极处于主导地位很合理,成长进步必是永远的话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反了。不是儒家汲取佛、道,而是佛、道融入了儒家。老子所处年代和孔子大致相同,“道家”属于先秦诸多体系的一支,诸子百家的主体思想各有不同,甚至相互排斥;而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更晚,大致在东汉时期,传承到现在已经参混了很多儒家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比如食素,就是从梁武帝萧衍才开始奉行的。
儒学之祖为武王的叔父周公,弘扬“周礼”,传承至春秋的孔子著“六经”,由此建立浸润华夏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体系。从时间顺序上分析,儒家在前,道、佛在后,就算两者对儒家思想有些影响,也是儒家后期的传承者所致,并非周公及孔子的初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讲有用,只要有用什么都可以借鉴,包容并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从最初就是融为一体,都提倡以善为本,以忠孝、仁爱、慈悲为怀,都是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
尤其是儒家,它在几千年中国古老文化发展中,对道家和佛家文化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历来修道修佛的人,都十分重视儒家文化,认定只有打好了儒家文化的基础,一个人才可以说是品行、道德成就,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有极大的发展前程。
其实,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之所以几千年来三家文化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发展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气蕴,都是因为中国文化讲究善恶因果报应的法则。三家祖宗都认定善恶因果报应不可马虎,都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以善为本,开发人生本有的美好人性。要我们的人性、生活在积极、善良的方向发展下去,克制和限制人类自性当中的自私心和过度的物质奢侈享受的欲望,以便更好地发展我们精神世界的灵性和精神文明。
儒家文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而道家老子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这些说法,对事物和我们生命观、价值观的看法,其实与佛家讲的道理是完全一致的。佛家讲,善恶因果报应以及生命的轮回观念,就是按照我们自己的不同业力在轮回。只不过佛家讲的因果轮回更加详细深远。
而儒家则侧重于人类社会,侧重于人性的研究和开发。要我们好好改善自己当前的这个世界的生活。修善积德而神明自得。
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是对我们生命观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方面来说,都坚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去的自主创造精神状态,而不是消极的,尤其是道家,它说我命由我不由天。
这个说法其实是很伟大的,是生命观中最伟大的一个种倡导。中国文化提倡积极的打拼和创造精神,反对消极、颓废的宿命论。三家文化在此重要事情上面,观点是十分相同一致的乐观精神。佛世尊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唱响了伟大的一个人生命观念。
所以,由此种伟大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气度,才能拥有站在世界顶巅的力量来引导我们将人性开拓,走出黑暗,迎来光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