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儒家,道家,佛家为什么儒家文化能汲取道家和佛家文化并主导华夏文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儒家文化更符合封建统治阶级者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是封建王朝最久的国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儒家文化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是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任用董仲舒为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确立了儒家文化正统的地位。
从儒家本身来说,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一度盛行,魏晋时期,玄学成风,而儒家历尽历史上种种变迁后依然能够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
汉代儒学吸收了黄老思想,和诸子百家的精华,演变成了符合统治者统治的“新儒学
”宋代儒家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华,儒释道三教合一,出现了“理学”所以说,中原王朝的数次倾覆,外族的数次侵入,都没能使儒家占据主导的汉文化消亡,反而是将异族改变,将之容纳同化到儒家文化圈中来,以至于我们现在有一个词语——“汉化”,学习给儒家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血液,使儒家在今天依旧保持着生命力。
儒学成为我国的主流思想,有偶然,例如董仲舒力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更多的是必然,这是历史,是社会,是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对他的拥护与肯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中国文化,忠恕而已。千百年来,儒家文化推崇的思想,虽然经过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统治阶级中起主导地位,但后面逐步升华为兼和道家、法家以及后期的佛教的思想,从而主导一千多年的主流思想,具体原因大致分析如下:
1.儒家推崇仁义礼智信,这和统治阶级思想一致,江山打下来了,就需要稳定,需要修养生息,这时候施行仁政,讲究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爱、朋友有义是最符合不过了。
2.儒家推崇孝悌忠恕,讲究以德服人,这便于解决社会矛盾,符合社会治理要求。
3.儒家兼和佛家思想中的爱众生,以泛爱众为行为要求,利于社会团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