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农村的孩子大都不吃苦,没有拼搏精神,该怎么教育?
孩子,农村,父母现在农村的孩子大都不吃苦,没有拼搏精神,该怎么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题主您好,根据您的问题,比较适合分两步来回答:
一、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农村孩子吃不了苦,没有拼搏精神。
同为农村人,为什么有些农村的孩子吃得了苦,而有些农村孩子让我们感觉吃不了苦。
能吃苦的孩子
1.大多从小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即使在农村,从小得到父母的宠爱和教育,长大了时刻有父母的叮咛和关爱。
2.他们所处的环境大多比较温馨,没有别人不良习惯行为的影响,懂事听话。
3.即使也有些农村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能吃苦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们常说的“自我意识”在他们心里早早的就萌芽。他们清楚自己的家境,清楚他们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开始有目标,有理想,想改变自己。这也许就是他们能吃苦的原因。
不能吃苦的那些农村孩子
1.从小被留守,父母不在身边,没能得到自己在幼儿时的父母亲的爱。长大了也很少有跟父母发自内心的沟通,关心与叮咛,更缺乏父母亲亲自的教育。所以特别是在青春期时,很悲观,为了寻找这种儿时应有的爱,他们比普通孩子可能还要叛逆。
2.他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往往充满不好的风气:一些比他们稍大点的孩子的不良影响,或者被其他同龄人带坏,还有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相互影响。
3.有些农村孩子吃不了苦,不想拼搏也跟社会的发展有关。家境好的孩子从小各种物质和精神都比较充足,社会在发展,他们家庭跟得上社会的脚步,接触面就广,目光远大。而家庭贫困的孩子,特别是有些农村孩子,小时候缺乏各种物质上的满足,社会在发展,但长大了他们恰恰满足于小时候未获得的物质和精神,很容易知足,也就是说目光比较短浅,比较知足于当下。
我自己就是个农村的孩子,从小跟着父母亲出去打工,在外面读书,接触外面的东西比较多,我也被留守过,两种感觉真的不一样。父母从小就教育我,怎么怎么样对待人和事,懂得人情冷暖,尊老爱幼。还有我印象最为深刻小时候向父母伸手要几毛钱买糖果吃的时候,父亲常问我,钱从哪里来,当时不懂事,想哪儿就答哪儿“钱从口袋来”,周围人都笑了,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笑。后来我慢慢思考这个问题,才知道钱来之不易,那时候我的自我意识也就萌芽了。
二、该怎么教育
想问一下,题主您是不是遇到一些属于叛逆期的农村孩子。如果是,可以这样
1、要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然后接纳自己。很多不上进的孩子都不知道自己不上进,如果我们直接鞭策他们要上进点,他们往往会更叛逆,所以要让他们认清自己,然后接纳自己。
2、让他们目光长远点,多思考自己的未来人生和生活。这样会让他们产生自己的对未来的想法,对于当下自己的不上进,他们会产生恐惧感。
3、一些老师或家长教育孩子总是喜欢将孩子与他人对比,然后斥责他没能怎么怎么样。这样真的很打击孩子,不仅没有效果,还让孩子对你产生敌对心理,导致更叛逆。大多数孩子深有体会。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
第一,一些不怎么吃得了苦,没有拼搏精神的农村孩子是有原因的,不能说是他们的错,也并不是农村孩子都不上进。原因大致有:小时候缺少父母的爱、生活里不良的环境影响、容易知足于当下、以及目光的短浅。
第二,教育的方法,首先让他们是正确认识自己,其次培养他们长远的目光,再者是耐心地引导,不要将其与他人对比。
以上是我的回答,望对您有帮助。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双妹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其实你这个问题不是争对农村的孩子而是争对整个社会的孩子。如今社会最大的痛点就是让孩子拚命注重读书,升官发财的思想意识充实了年青代而失去对道德素养、健康卫生、劳动实践、身体锻炼的培育培养教学,而造成孩子失去吃苦耐劳拼搏精神。现在的孩子都是如此。自己就是作为老师,看到这个现象,也是无奈,但是也在全力以赴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学生,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给你分析了以下几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其实最重要的是现在孩子都是家里面的宝贝,而且现在也没有以前那样的环境,大部分人都达到小康水平,现在的孩子怎么可能受到很多的苦呢?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懂得珍惜。希望我们的教育改变教学培养模式,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德智体美劳情地培养培育教学成长。
2.优秀的人才要点就是德智体,而不是只认高分,没有一个健身强壮的人才不属于中华民族的需求和希望。没有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不属于中华民族的真正优秀人才。
3.现在下田去耕田种田的人都是一些五六十岁的农民伯伯,真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一点农活都不去干了呢?我个人觉得生活在农村会干各种农活当然是好的,但是不会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生活在农村自己又不出门挣钱又不做农活,这就不对了。大人多指导一下也就会啦。
4.你不提问,我也几乎忽略了这个问题,但细心想现在的孩子除了不断的要钱,家里的事,就不是他(她)要考虑的事。少爷,公主病泛滥成灾。虽然他(她)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村里家庭条件比较好的有些人家都不盘田种地了,所以孩子更是什么农活都不会。还有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也是一直在念书然后参加工作,不在农村也不需要会做农活了吧。
5.在父母眼中的孩子,必须要刻苦读书,知识改变自己上辈子是农民的命运,每位农村的父母都希望自己不要呆在农村,希望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发展。这样年轻一代读书,工作,在城里置业结婚生子,这样就作为新城市人,生活上暂时的摆脱了农村的日子。
6.其实,觉得小孩从小开始,能自已可以吃饭就尽量不要去喂他们吃。从上学了,早睡早起就他们自已的事,偶尔迟到,有老师同学们的监督,放手的爱更会让他们独立,自由,有空间,有想法,让他们完成自已的事,也有成就感,恰当给予鼓励和点评及赞美。
7.平时父母也得做榜样,多交流,假期多让孩子们体验农村的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来之不易。父母在做家务活,也可教教孩子,煮饭炒菜的一些事,只希望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能学会弄点吃的,饿不着。有了深刻吃苦农村人劳动的体验和父母的教诲,他们想要改变命运,自然就有拚搏精神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