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农村的孩子大都不吃苦,没有拼搏精神,该怎么教育?
孩子,农村,父母现在农村的孩子大都不吃苦,没有拼搏精神,该怎么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根据您的问题给出我的解决方案
第一点: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并且在能力范围内做家务
这一点不管是城里孩子还是农村孩子都应该做到,现今社会太多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时间,包揽了孩子的一切生活。
其实这些本来就是孩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家长们包揽了孩子的事情,不但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没有帮助,反而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娇气,也没有责任心。
通过让孩子自己学会整理自己的生活,并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完,扫地来让孩子掌握生活的本能。
这样不安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还可以在得到父母的表扬以后学会感恩。
第二点:让孩子参与家里收入和指出的计算
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农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随之改变的就是收入增加。
收入增加以后,家长的思想里就出现了误区,想着自己小的时候没有钱,多么羡慕成里的孩子,羡慕他们品类繁多的玩具,羡慕他们穿着名牌,玩着高端的电子设备。于是忙不迭时的把自己曾今羡慕却得不到的东西一股脑的都买给孩子。
造成了孩子骄傲,不满足的状况。给了孩子一种反正我想要的或者我没要求的爸爸妈妈都会无条件的满足我,我为什么要努力呢?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收入支出计算,让他们知道父母辛苦一年赚了多少钱,而给他们花了多少钱,从而告诉孩子,家长们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但是家长们的钱都是付出赚来的,没一块钱都那么不容易。
第三点: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家长们总是在一味的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却忘记了给孩子在精神上做投资。孩子只是在电视和电子设备中看到外面光怪陆离的世界,并不能切身的体会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有多现实和残忍。
我弟弟的成绩之前非常不理想,他总是能在生活中听到我和我父母通话中提到做生意赚了多少钱。他全身上下基本都是运动小名牌,甚至很多孩子还没有手机的时候他就手机和平板电脑双拿了。这种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的方式让他根本没有努力的动力。在他生高中之前的寒假,我让妈妈把他带到哈尔滨,看看春运的“人间”,看看火车站,高铁站,飞机场的人到底有什么不同。让他感受50元一张床的火车站休息房和星级酒店的区别。我没有让他写作文或者谈感想,而是陪他喝了顿酒,跟他谈了谈人生和理想。弟弟现在在高中重点班,上次期末成绩年级第一。
不让孩子做最直接的感受,他永远不明白生活上的差异,要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享受生活都来源于之前的付出。
第四点:多给孩子看一切名人传记
不要忽略了书籍带来的力量,与其你每天冥思苦想的去寻找办法,不如让孩子在书海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说出自己的感悟。
哪有孩子不喜欢听故事,别把话题都缠绕在生活的家长里短,虚拟的妖魔鬼怪。给孩子讲讲成功人的故事。
告诉孩子你羡慕他的生活,就要付出他付出过的努力,承担他承担过的失败。
总结:不要追求给孩子多好的物质享受,要给孩子做精神投资,给孩子一颗富足的内心。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作为家庭成员的义务,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农村与城市本就没有区别,区别就在于谁给了孩子富足强大的内心,谁就是值得尊敬的家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劳动改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吃苦教育,对农村孩子的和城市孩子都很重要,推荐以下意见供参考】
1.让孩子树立吃苦意识。
孩子学走路,不要总是扶着,总是由父母扶着练习走路的孩子学会走路所花的时间比自己练习走的孩子所花的时间要长。
2.孩子要自立,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如,独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打扫自己的房间,清理自己的物品等,学习上,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心理上要独立。
3.父母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只知道享受的父母,是不可能培养出能“吃苦”的孩子的。
父母可以与孩子参加晨跑,参加体育运动,如一起打球,一起游泳,一起旅游,这样可以增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样让孩子得到了锻炼。
4.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
如,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时候;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刻;当孩子正在完成份内的家务活,小伙伴来找他出去玩的时候;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这些都是锻炼吃苦的机会。
5.需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
人生漫长的路要靠他(她)自己走,困难也得靠他(她)自己解决。吃苦耐劳是他的立世之本,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注定难以面对日益竞争的社会竞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