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论语·述而》中讲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何理解?
孔子,富贵,浮云《论语·述而》中讲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此应当如何决断?孔夫子不惜采用最简单的“非此即彼”论调,其实以孔子之智慧、之眼界,不可能不知道天下并非只有君子与小人,但在利义纠缠之下,生死一念之间,长期坚持的操守面临挑战之时,一念之差,天堂地狱,不为君子,即为小人。
后世儒生,常常讲“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实他们说的只是结果,而忽略了孔孟二人在利与义之间权衡计算的过程。人皆有欲望,可是当欲望与自己的精神追求与道德判断产生龃龉之时,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圣贤、成英雄、成凡夫俗子、成卑鄙小人。虽然这句话流传久远,可在后世人们的心中,圣贤英雄,永远都是少数,很多时候,并非是我们没有选择权,而是我们放弃了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简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粗茶淡饭,拿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快乐。做有害社会的事却既有财富又有名望,在我看来只是暂时的,如同浮云。
首先孔子所说的“乐”,并非物欲得到满足的“乐”,是得道的乐。
(子贡曰:“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得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
再有孔子并不拒绝富贵名利,他拒绝的是不义之财和无功之䘵。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儒家认为德为器、福为水,器大则福大,器小则易盈。一方面,个人修养和能力高的人,不愁没有发达的机会,所谓“学也,䘵在其中矣;另一方面,个人修养和能力差的人,即便获得富贵荣华,也守不住,甚至可能招来无妄之灾,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陈颐曰:“德善日积,则福禄日臻。德逾于禄,则虽盛而非满。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丧败者也。”
儒家崇尚的是积极进取、勇担责任的人生观,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们能享受孤独和清贫,正是一个儒者真正强大的表现。也只有修炼出强大的精神世界,才会有能上能下、进退裕如的淡定与从容,否则何以谈得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快乐是人生活的目的,能让人快乐的有“富”有“贵”还有“义”,“富”满足的是利欲,“贵”满足的是名欲,“义”满足的仁欲,也就是关爱社会的欲望。
关爱他人和富贵并不矛盾,和富贵矛盾的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得来的富贵不能长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后世文人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其实反映的是孔子的“义利观”。
这种“义利观”在孟子的时候就被改变了,实际上后世文人更为认可孟子的观点。
孔子:君子固穷与义利并存
首先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的思想中,“利”并不仅仅指金钱财物,更是指人生处境,凡是好的一面都可以说是“利”,而“义”也不仅仅指道德,而是指“大义”、“道义”。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仔细分析的话就会知道,这句话前后是递进关系。即前半部分是铺垫,后半部分才是主旨。
前半部分里,孔子描述的是一种状态,“疏食饮水”其实和“陋室单瓢”差不多的含义,都是讲在物质生活的质量上并不太好,甚至很差,只不过说得较为委婉。
而这样的生活状态里,就是“君子固穷”的表现。
君子因为不会曲意逢迎,也不会结党谋利,所以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就是常态,这是一贯如此的现象。所以就会出现“安贫乐道”的心态,也是君子自我修养的一种体现。
“穷”,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贫苦,还有精神上的困顿。
而与“贫困”对比的就是“富贵”,所以才引出了后半部分,不是通过正当手段而获取的“富贵”,君子不取。
这句话其实包含两重含义,一个是字面意思,富贵的获得需要有合乎道义的途径。而第二重含义也在这句话中,需要反过来思考。
既然不合乎道义的“富贵”君子不屑,那么合乎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就是可以享受的。
这样的观点在《论语·述而》中有佐证: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是说,如果“富贵”,或者说利益的获得渠道是合乎道义的,即使身份不高,“执鞭之士”多指随从、差役,那么也没有什么好羞愧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孔子的思想里,“义”是第一位,而“利”是要后于“义”的。
但是他并不否认“义”、“利”可以并存,可以同时得到。
这种“义利观”在孟子的时代里,被扭转了。
孟子:何必曰利与舍身取义
孟子是对孔子儒家思想进行的第一次大改动,让这种尤为关注道德、教化的学说拥有了政治实践的可能性。
其中包括将“仁”发展为“仁政”等,而“义利观”的变动也是其中之一。
不同于孔子的“义利”并存,孟子将“义”与“立”对立起来,取其一,必舍其一。
在孟子看来,“利”和“义”是不能并存的,如果要追求“义”,那就必须要舍弃一切“利”;反之,如果要追求“利”,那就说明私心太重,不符合“义”的要求。
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
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回答道: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在之后还引申出来各种情况,王说“何以利吾国”,贵族就会说“何以利吾家”,士、庶人就会说“何以利吾身”。
那么,当所有人都追求“利”的时候,“道义”又置于何地呢?如此一来,亡国毁家之祸就不远了。
这是孟子的“义利”观念,后世经常推崇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由此而来。
从中可以看到,孟子的“义利”观实际上是针对上层社会来说的,只要使得上层社会将“义”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个人之“利”,那么在风行草偃、上行下效的社会状态里,整个国家都会形成“重道义”的品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