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种植韭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种出来的韭菜优质又高产?
韭菜,风障,生长种植韭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种出来的韭菜优质又高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韭菜耐水肥,每次收割后当新叶长到3~5厘米高时,即应及时追肥、浇水。每亩可追施尿素10~15千克,也可随水浇灌充分发酵后的粪稀水。有条件的可同时拦施优质有机肥,每亩1000~1500千克,但一定要充分腐熟,切忌使用生粪。一、优良品种推荐
1.汉中东韭
原为陕西省汉中地区农家品种,栽培历史悠久,现已在西北、东北、华北、华东等地推广,成为我国著名的优良韭菜品种之一。该品种生长健壮,株丛直立,但分蘖力较弱,株高40~50厘米,单株功能叶7~9片,叶形宽大,叶长一般30~40厘米,宽0.8~1.2厘米。假茎粗0.5~0.7厘米,黄白色,横断面近圆形。对气候条件适应力强,抗寒性强,冬季回根晚,春季返青萌发早,夏季耐热性亦好,产量高,品质中等。适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2.791韭菜
系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植株充分生长高度可达50厘米左右,生长势强,株丛直立,假茎粗壮,抗倒伏。叶片宽而厚,平均叶宽1.2厘米,最宽可达2厘米,平均单株重6克。分蘖力强,适期播种的一年生单株分蘖可达6个,三年生则可达30个左右。该品种最突出的特点是,抗寒性强,春季返青萌发早,秋冬回根晚,故又称"雪韭"。产品肥嫩,粗纤维少,品质好,韭味浓,产量高,适宜各地种植,是目前保护地栽培的理想品种之一。
3.平韭2号
也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韭菜新品种。植株充分生长高可达50厘米以上,株丛直立,分蘖力强,叶鞘粗壮,抗倒伏。叶片宽大肥嫩,叶色翠绿,平均叶宽1厘米左右,叶色优于791韭菜,而直立性稍差。耐寒性、产量和品质都与791韭菜相似,适宜栽培范围广,也是目前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优良品种之一。
4.寿光马蔺韭
是山东寿光市农家品系,有独根红、大青根、半红苗三个品种,其中以独根红最好。
①独根红 在生长旺盛期,株高70厘米左右,叶宽1~1.3厘米,假茎粗1厘米左右,叶浅绿色,假茎基部微现紫红色,故称独根红。长势强,分蘖力较弱。夏季抽薹早,抽薹期长而不集中。抗寒性强,既适宜冬春保护地栽培,又适宜于露地栽培。
②大青根 生长盛期叶宽1~1.4厘米,株高60~80厘米,假茎粗0.9~1.2厘米。叶片柔嫩多汁,深绿色。生长势强,分蘖力较强。在露地栽培,产量高于独根红,但品质稍差。
5.津引1号
原名绿皮带,系70年代由日本引入,经天津蔬菜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抗寒力强,分蘖力强且丰产性突出的特点。株高45厘米左右,叶片长约35厘米,叶鞘长10厘米,叶片宽平均1厘米左右。叶片质地柔嫩,纤维细,甜味较重,辣味较轻。植株生长势强,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生长良好,在短日照条件下几乎不休眠。京津地区,11月中下旬将地上部收割后进行保护地生产,12月底即可达到商品收获期。缺点是对灰霉病抗性较汉中冬韭弱,在越夏期间叶片常发生干尖现象。但不影响秋后长势和冬季保护地栽培的产量。
6.北京铁丝苗
又名红根韭,原为河北省河间县地方品种。该品种属窄叶类型,叶片细长,横断面略呈三棱形,叶片长35~40厘米,宽0.35~0.38厘米。假茎较细,断面呈圆形,叶片和叶鞘均为绿色,但叶鞘茎部呈紫红色。叶簇直立,生长迅速,分薹力强,鳞茎小,适于密植。叶质较硬,香味较浓。耐寒,耐热,不易倒伏,适于囤韭栽培。
二、露地栽培韭菜的全套技术
1.育苗移栽
(1)播前准备
①地块选择
韭菜育苗地应选择旱能浇、涝能排的高燥地块,为在移栽起苗时能够保全根系,最好选用沙质壤土。若以粘质壤土地育苗,冬前要进行深翻、晒垄,加灌冻水,土壤经过冬冻春化,土质变得膨松,以利出苗。
②整地作畦
韭菜出土能力弱,播种前精细整地是保证全苗的技术关键。经过秋翻、风化的土地,在临近播种前再行浅耕,细耙,然后做畦。育苗畦一般畦埂高10~14厘米,宽10~12厘米,要踩实,拍平,以防因雨水冲淋掩埋埂边幼苗,同时便于管理操作。畦的大小视地块平整状况灵活掌握,一般宽豆.3~1.5米,长8~10米。
韭菜是一种极耐肥的蔬菜,要培育出健壮的韭菜苗,在选好地块的前提下,还必须施入充足的有机肥做底肥。做好畦后,每畦施入优质有机肥100千克左右,磷酸二铵0.5千克,均匀地撒在畦内,然后用四齿镐刨两遍,使粪土充分混匀。最后用平耙搂平,尽量做成四平畦。若土壤墒情不好,做畦后应浇一次水,待2~3天后土不粘时,再施肥整地。为了防止烧苗和生蛆,施用的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过筛,千万不要施用生粪。
③浸种催芽
韭菜可用干籽播种,也可浸种催芽,应依据种植季节、气温的高低等情况酌情采用。早春播种,土温和气温偏低,为了争取快出苗宜进行浸种催芽。晚春或初夏播种,温度条件适宜,可不行浸种催芽或只浸种不催芽。
浸种催芽的方法是在播种前4~5天,把种子放入30℃左右的温水中,约经24小时后去掉浮在上面的瘪籽和杂物,用冷水淘洗干净捞出,用干净的纱布为里层,干净的湿麻袋为外层包裹好,放在15~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催芽。在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经3~4天即可露芽,便可用于播种。
(2)播种
京津地区和河北省中部,韭菜的播种期多在春季,适宜播期为清明节后到立夏前(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过早,气温和地温低,种子发芽缓慢,出苗不整齐;播种过晚,虽然出苗快,但发芽率低,出苗不全,而且苗草一起长,拔草费工,特别是出苗后很快进入高温多雨季节,不利于幼苗生长,到定植时,(7月下旬至8月上旬)达不到定植标准,只能推迟到第二年春天定植,也就相应推迟了收获期,从而造成损失。
韭菜播种方法分干籽播种和湿籽播种两种方法。无论哪种方法,都应使用新籽,最好先进行发芽试验,一般发芽率应在70%以上才能用。
干籽播种按10~20厘米的行距,开1.5~2厘米深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洒在沟内。播后,平沟覆土,轻踩一遍后浇水。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地表板结。每亩用种6~7千克。
湿籽播种即用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播种。首先在畦内浇足底水,一般水层深度7~9厘米,这样的水量可以使幼苗出土后长到6~7厘米高时无需浇水,待水渗下后,于畦面撒布0.2~0.3厘米厚的底土,如畦面有不平之处可用底土将之补平。上底土可使种子不粘泥,更利于发芽出土。上底土后即可播种。一般采用撒播,用种量比干籽条播的适当多些,以8~10千克为宜。播后覆过筛素土1~2厘米厚,再在畦面上覆盖地膜,以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
(3)苗期管理
韭菜从播种到幼苗出土所需日数,取决于当时的温度。以北京郊区为例,惊蛰播种,由于地温较低,需要20多天才能出土;清明后播种,12~15天出土;立夏播种,6~8天就可出土。总的来看,韭菜发芽缓慢,幼苗顶土困难,播种后地表应保持湿润,一般湿籽播种,有地膜覆盖,出苗前不需浇水,拱土后应及时撤去地膜,视土壤湿度决定是否浇水。干籽播种,除先播种后浇一透水外,以后隔4~5天浇一小水,水漫畦面一溜即可,千万不能大。适期播种的两水后即可出苗。
上一篇:vv5怎么样值不值得购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