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华五千年历史靠史书记载,你们相信史书记载的历史吗?为什么?
史书,历史,都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靠史书记载,你们相信史书记载的历史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个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不同时代统治者对待真实历史书写的态度不同。
大体上来说,唐太宗以前的官方史书书写是值得信任的,因为史官坚持直笔书写原则,君王们基本上是不干涉史官直笔原则的,偶尔有一个企图干涉还被顶了回去。也就是说,唐太宗以前的官方史书基本上是可信的。
但是,到了唐太宗时期,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史官直笔书写历史原则遭到了皇帝的干涉。唐太宗登基途径不正当,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兄弟自相残杀,逼退父皇,霸占兄嫂弟媳,手段十分不光彩。
而且,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他的军事能力并不如太子李建成,有史书记载,李世民指挥作战经常大败而归,多次是李建成收拾残局,挽回胜利。
唐太宗李世民开了君主干涉史官直笔书写原则,要求史官讲政治,美化自己。这让官方史书和以前相比变得不可全信了,要谨慎对待。
总之,唐太宗是史官直笔书写历史原则的转折点,对唐太宗之后历史需要更加严谨的多方面考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但是关注的重点错啦!
不光是历史,只要是人为的东西都有其不确定性的因素。
我们要注意的,不是史书到底能相信与否?而是要看史书能给我们多少参考的价值!这个是要我们后人有一个理性而辩证的看待的。才是史书真正存在的意义!
由此,渊回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我们都知道,中华5000年的历史,有正史也有野史!
正史的定义比较模糊,一般是指用纪传体或者编年体等,其他正规编撰体例做成的史书。
正史的特点是:
通常由下一个朝代修订。
一般由官方编写。
由于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虽然编撰史书的人秉着学术公正的态度,可能会比较客观。但是也很难排除,其中夹杂着一些统治者的思想和意志在里面。这样就影响了史书的真实性!然而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史记》、《二十四史》等都属于正史。
野史是相对于正史而言的。“野”就“野”在,它可能记录一些正事,不敢记录的东西。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参考价值!
但是,就其野史的特点而言。野史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民间编撰。
史料的来源,一些传闻,甚至是神话。
也还是由于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一些失败者或者反对当权者,可能就会借用野史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其真实性,也是非常非常值得我们判断的。
2.历史真相的难以还原性。
就像前面说的,不只是历史,很多东西我们都很难判断其真实性。
渊回在这里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回去回忆我们头几天做过的一些事情,很可能都还回想不到。
更别说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历史。想要知道其真相,肯定是难上加难的。
但是,历史真相的难以确定性,并不是代表着我们没办法去认识历史。
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非常多的信息史料,来给出某段历史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
3.那么如何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呢?
渊回这里给出的建议是,广泛的搜集资料,做出一个综合辩证的,尽量客观的判断。
我们不仅要看正史,我们也要看野史,甚至还要对编撰史书的那些人做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只要我们能掌握的信息足够充足,渊回相信会给出历史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正确的评价。
深渊静水,回流勇进。我是李渊回,为保卫传统文化而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真有帮助的话,欢迎点赞,收藏,转发。让这篇有限的文字发挥无限的作用,去帮助更多的人吧!李渊回,合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句话叫做读史使人明智,中华文明源远留长,留下许多宝贵的财富。古代的史书是我们了解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阶梯。
我国古代史书有官方编的史书,地方志。还有民间编的史书。特别是官方编的史书由于考证仔细,可信度较高,是反映当时社会的高价值作品。我们常说的二十四史用语考究,考证仔细,价值极高。但二十四史往往记述比较粗略,由于篇幅问题有些事件可能没有记述。这就需要我们参考地方志和民史。方志和民史也是我们的文化之宝,但方志和民史往往有局限性。我们考证历史往往依据正史,参考方志和民史。
尽信书不如无书,史书也有记载不相一致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有些不能确定可能依赖以后考古发掘。比如诸葛亮的躬耕地问题,史料相冲突比较明显。首先看出师表(奏章)由于是本人所写,这个真假不用质疑,即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古今行政区划有变,汉代的南阳是现在的哪里呢?我们首先看正史《三国志》,三国志记载亮躬耕于南阳。仍然是南阳,然后沒有其它记载。然后看民史这个就比较乱了,大家争论比较大的我们看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汉晋春秋记载亮家在南阳郡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这里不研究家与躬耕地是不是一个概念。然后往下看,习凿齿又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以北为南阳郡\"。这就予盾了,到底南阳郡邓县在汉江以南还是以北呢?说到这里不再深究,以后有机会我们专门研究躬耕地。躬耕地民史记载相冲突非常明显,而且冲实的地方非常多,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相比较于正史《三国志》,民史《汉晋春秋》明显不准确,这也告诉我们读史书特别民史需要辩证的去读,取其精华。
读史就是铭记过去,继往开来。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时富,利用好史书这个让我们进步的阶梯,取其精华,不断进步。
上一篇:麦芽煮熟可以做麦芽糖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