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代历史上那些闭关锁国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海禁,闭关锁国,明朝古代历史上那些闭关锁国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古代历史上那些闭关锁国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闭关锁国政策其实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清朝中后期实行的一整套的限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在中国其他王朝并没有闭关锁国政策。明代曾一度实行的是海禁政策,海禁是不同于闭关锁国的。
明代中期实行海禁政策,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倭寇侵扰我国沿海地区,对浙江、福建地区造成极大的伤害,所以朝廷实行海禁政策,但是等到戚继光等人肃清了沿海倭寇之后,海禁基本就放开了,史称“隆庆开海”。隆庆以后,基本对外贸易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大量白银到马尼拉,中国商人把手工业产品运到马尼拉进行交易,史称“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直接促进了中国白银货币化水平。
清朝初年,也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原因是想要通过海禁围困台湾的郑氏家族,康熙皇帝在1683年郑氏家族投降收复台湾以后,也曾一度放开海禁,1684年,康熙皇帝分别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江海关4个海关,管理对外贸易。
康熙五十六年,也就是在1717年,康熙皇帝担心沿海居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满清统治,再度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除保留东洋贸易外,对南洋各国,只允许外国人来华贸易,不许中国人前往贸易,从此,清朝闭关自守的政策正式开始。到了乾隆二十四年,也就是1759年, 清政府专门制订《防范夷商规条》,详细的规定所谓“防夷五事”,标志着清王朝闭关锁国政策最终形成。
在闭关锁国政策之下,中国民间私商不能私自出海贸易,基本只保留了朝贡贸易,外国商人也限制来华贸易。所涉及到的内容不仅仅包括经济领域,还包括了技术领域、文化领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禁止,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和中国经济发展,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最后,要注意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完全禁绝海外贸易,当时保留了一个口岸——广州,可以进行海外贸易,但是必须是和政府制定的十三家商行进行贸易,史称“十三行体制”。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前言
闭关锁国是指不与外国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和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奉行的孤立主义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我国自明代郑和下西洋后(1405-1433)因被当时的士大夫集团批劳民伤财,时任兵部侍郎的刘大夏一把火烧毁了郑和航海图,又实施海禁政策,修筑明长城,是明朝锁国的象征。
明朝闭关锁国
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统治者出于对加强统治的需要,不接纳外部事物,维护政权稳定,在元末明初时期,因日本封建割据,诸侯乱战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的领主组织武士、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对此朱元璋开始实施海禁政策
洪武三年(1370年),明廷“罢太仓黄渡市舶司
洪武四年(1371年)十二月颁布“禁海令”规定:“……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七年(1374年)明朝撤销了自唐朝开始就存在的贸易港口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广东广州三处市舶司。不许民众出海,船都不让造大点。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隆庆年代才解封
清朝闭关锁国
顺治
清廷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沿袭明朝成规,不许进入广州,只准于澳门交易,后因台湾郑成功抗清,顺治十二年开始执行“禁海令”和“迁海令
乾隆
18世纪,航海贸易已成为世界主流,很多西方国家为了殖民地开始像东方发展,清朝国内农民起义不断发生,统治者担心洋人和汉人联合起来反清,对海禁政策执行的更严厉
结论:
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社会的2次海禁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统治稳定,都是统治者自愿实施孤立政策的,并不是被迫,在鸦片战争中,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闭关锁国的原因很复杂,应该说自愿与被迫都有,一方面是自大,另一方面是自卫。
因为在古代的汉民们看来,外国的东西(包括思想、技术等等)都是奇淫巧技,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特别是入仕做官的读书人还有他们“货与帝王家”的天子。这种夷狄观念导致古代中国帝王都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并且通过外交手段来强化这种等级观念。所以从这个方面讲闭关锁国有一种自愿在其中,因为古代天子的观念就是夷狄不配跟中国交往,中国要求他们朝贡并给他们回礼,也仅仅是对夷狄施恩,因为中国的回礼往往比朝贡更奢华,这一方面也是在炫耀国力。
这就导致了如果外国有正常的外交诉求,他们也必须低声下气来恳求中国给他们通商的机会,比如清朝时一些洋人在广东投递国书,结果很可能是清政府的官员根本不屑于见他们,即使他们用行贿等手段,清政府的官员们也一定会让他们用“卑微的自称”在国书上乞求天朝的恩赐。
因为对于天朝上国来说,这些赏赐只是施舍。所以当他们闭关锁国的时候,他们其实并不为自己担心,他们反而会觉得没有了天朝的恩典,那些夷狄们只会过得更糟。
而为什么闭关锁国又是被迫的呢?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安定,比如明朝的海禁政策,因为很容易产生沿海居民与倭寇勾结来破坏边境的安宁,比如明朝时的“倭寇”大多数是自己人,他们多是沿海的渔民,因为海禁做了海盗,而当时的勾结中外的大船主基本都是东南沿海的渔民。
这就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海禁导致了倭患,而倭患又不得不让明朝尤其是嘉靖朝加强海禁。
上一篇:舆论对明星的影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