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存天理、灭人欲”这个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天理,人欲,朱熹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存天理、灭人欲”这个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复,觉得传统文化现在真的到了刻不容缓需要恢复的时侯了。我国的很多文化是建立在生命科技的基础上的,比如《大学》,都是修行放法。“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是儒家的仁,道家的道,佛家的佛,性,真如。去人欲的过程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天理的过程。《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止与观,不论什么法门都从止念开始。到一定的时侯,就能达到无念,身心化空,根尘脱落,就见到本性,也就是本来面目,真性,真心,天理,本来如此。如果没见性,永远也不可能弄明白,现在很多没明心见性的人也讲经典,讲心学,这都是笑话,误人误己,总有一天你会知道你讲的只是理论,表面的东西,不可能与圣人心心相印。但愿现在的年轻人多下功夫,传统文化不但要理悟,还要证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干该干的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是,欲是人欲望,人内心本来想要,但人欲望有些是合天理的,而有些是不合天理的,这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追求天理,去掉不合理的欲望。而追求更完美人生。这是本人见解,若说错了欢迎广大师友批评指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有本我,和自我,在宗教中还有一个灵体。本我就是我们的原始欲望,自我就是我们的理性,灵体可以理解为超我。宗教信仰就是让灵体指导自我战胜本我。
本我是自私,贪婪,恐惧,凶残……无一例外对我们这个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想想看我们每天生活在一个强奸,暴力,杀人,抢劫,犯罪的世界,你还有想活下去的欲望吗。
人人都向往平静美好幸福的生活,个人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每个人都责无旁贷的责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对儒学的理解,总是从文字中去解释,很少从自身的体验去理解。从曾子的三省吾身,到王阳明的顿悟,都离不开一个自身的体验,这个自身体验即是心的感悟。存天理,灭人欲,不是让你去违反人性的基本。本意是减少我执,公心天下。人,对自然的理解,要有一个公平心,宽广心,不以自身私利的思维去评判世界,正如瑞.达利欧在《原则》中就有类似观点,人很难客观去看待事物,总是以自己的观点去评判。儒家也是同理,要尽知天下,先要把我放下,游历天下,方知我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天,是系统的代名词。
天理,是系统内各元素运行的规律及相互间关系衍化的规律。
人欲,有可能危害系统健康运转的那些想法欲望。
人世社会的天理就是【仁义礼智和信】六大文明的循环体系。具体的社会大格局就是:仁生信,信生和,和生智,智生礼,礼生义,义生仁。单论政府的直接生发,是大仁生小信,小信生大礼,大礼生小和,小和生大义,大义生小智,小智生大仁。这里的大小表示主要与辅助特性。
单论个体与私体,是大信生小礼,小礼生大和,大和生小义,小义生大智,大智生小仁,小仁生大信。
这就是天理的生发秩序,可顺不可逆,可运不可滞。
义者,利也。从格局上看,大利集中,必须大仁普惠。比如明朝末年,官僚士绅财团捆绑如饕餮,只知道进,不知道出,导致国家与人民都缺钱,导致明朝崩溃,导致闯王李自成在京城把贪官污吏劣绅恶财团杀了个干净。
这就是人欲坏了天理的后果。
前些年流俗中盛传饕餮文化时,就引起了许多懂历史的人对亡国的担心,幸好有党中央扭转了大势。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主要应用范围在于中上层,不在下层人民百姓。
过去人们对这句话的厌恶,是因为顶层突破了它的使用定义域,用在了底层,便于统治剥削阶级的为所欲为。
上一篇:广东疫情严重吗?可以去广东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