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客观的看待刘禅的“此乐间,不思蜀”?
司马,阿斗,蜀汉如何客观的看待刘禅的“此乐间,不思蜀”?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客观的看待刘禅的“此乐间,不思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对于刘禅的回答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让司马昭放松警惕保全自己性命;还有一种说法是刘禅本来就是一个草包,说出这些话本来就是正常的。就我自己的感觉“此间乐,不思蜀”并不是刘禅聪明的表现。所以我更倾向于后者,说刘禅本来既是一个草包而已。
下面这段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这段历史虽不能说全是对的。但是也能一定的证实他是个草包。有人说他一个草包怎么可能会让蜀国长治久安了40余年?这里我只能说就是我们常说的暴君隋炀帝杨广也在位了14年,还是有11年在外面潇洒。隋炀帝时期在位期间频繁战争、穷奢极欲、还滥用民力修筑设施。这样的人还用了14年才将大隋折腾完。刘禅在位时诸葛亮还辅佐了多年,最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诸葛亮在时的许多政策仍在发挥作用。况且刘禅只是贪玩,只会让国家慢慢衰退,并不会突然性的是国家崩溃。并且刘禅维持蜀国时间长和司马昭灭蜀时间晚原因很大,司马氏父子都能藏,司马昭确定控制曹魏政权后才开始发动吞并战争。从开始司马昭伐蜀到蜀灭亡只用了2个月,说明当时蜀自己也即将崩溃。落后不一定挨打,那是我现在不想打你,这句话就很适合刘禅,你能维持了蜀国40多年,那是我司马昭之前不想灭蜀。综上杨广的案例,所以我感觉他能在位40多年是正常的,并不是他聪明才造成的。
所以我感觉“此间乐,不思蜀”就是刘禅发自内心的话,并不是因为他聪明的保全了自己。而是他本身就是一个草包,这样才在蜀国灭亡后不经意间保护了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禅,小名阿斗,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为太子,后继承父位为帝,年号建兴,史称蜀后主。公元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打蜀国,刘禅避免百姓受难,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刘禅带着蜀汉大臣被移送洛阳,受封“安乐公”。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因为这件事,史上称刘禅为“扶不起的阿斗”,从而成为庸碌无能的代名词。
表面上看刘禅前后答话无异三岁孩童,不知变通,让人感觉傻到极点。但如果从客观上设身处地想想,不说他大智若愚,起码也是装傻卖乖。
首先,刘禅自知以亡国之君身份被软禁,所处的环境险恶,一语不慎,不仅招来杀身之祸,而且还会累及家人和跟随他的一班手下人。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当初是因为避免百姓受难,主动投降才保留的身家性命,司马昭不杀他并不是出于什么仁义之心,而是做样子给天下人看,借以表明其如何地守信用,如何地善待归降之人。只要自己一方对另一方不构成威胁,才是最安全的。那么,应如何表现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自己憨厚实在的性格特点,装傻蒙混。
其次,刘禅更清楚地知道,司马昭时时刻刻都在密切关注他,平常派人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那是肯定的了,但司马昭还是不放心,还要当面再一次地考察。这次表面是设宴款待,其实也是另一场不带硝烟的“鸿门宴”,刘禅是“哑巴吃黄连——心中有数”的。因此,当“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时,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这明明是借机装傻。但这小把戏哪能骗的过精明的司马昭,既要装傻,那就要装的像,因而当司马昭问“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自然就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如果刘禅回答怀念蜀国,那结果肯定不会像郤正所想的那样,司马昭轻易地“让陛下回蜀了。”。当司马昭又一次问同样的问题时,这“司马昭之心”已昭然若揭,刘禅知道这次仅仅装傻是不行了,得进一步卖乖了。因而不仅如实把郤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还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引得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装傻卖乖到如此极致,也只有刘禅了。当然,刘禅的目的也达到了:“昭因此深喜后主诚实,并无疑虑。”
第三,据文献记载,刘禅从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后登基,到公元263年率领大臣投降曹魏,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要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割据,蜀汉又是实力最弱一方,刘禅能执政如此之久,没有一定的才智是不行的。可能有人说,刘禅之所以能安稳做皇帝都是诸葛亮辅佐,其实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刘禅还做了近20年皇帝。从这一点看,刘禅并不是真正的“扶不起的阿斗”。只是他继承父业,不知创业之艰辛,一味地贪图享受,听信宦官黄皓谗言,使国势日衰直至王国。既然为免遭生灵涂炭,选择主动投降,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回到蜀地搞什么复兴蜀国之类事情,那就干脆好事做到底,恰好利用司马昭及其左右大臣在场的机会,再一次表现自己是真正不堪一扶的“阿斗”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