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句话出子《孟子.告子下》。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下面列举古代两个正反的实例更有说服力:
一,生于忧患——勾践卧薪尝胆:
越国的国王勾践率领大军攻打吴国,吴国的国王夫差率领军事迎战。双方大战于夫椒。结果是越军大败,勾践战败逃到会稽山,被吴军包围。
勾践觉得已经没有退路,他准备杀妻和吴军决一死战。他手下有两个高人,一个叫范蠡,一个叫文种。他们觉得应该冷静一下,不能硬拼。文种说吴国的太宰伯嚭特别的贪财,可以互从他身上找到办法。于是文种带着大量大美女和奇珍异宝送给了伯嚭,伯嚭在吴王夫差面前劝吴王和越国议和。
夫差是个不爱动脑的人,他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同意了。勾践把国家的大事交给文帝管理,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到吴国于,给吴王当奴隶去去了。勾践夫妇和范蠡都穿上囚衣,去给吴王喂马做苦役。吴王夫差每次坐车出去,都叫勾践牵马,然后踩着跪下范蠡的后背上车。
就这样过了两年,文种选了越国的美女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又选了一些美女和金银财宝给太宰伯嚭。伯嚭对夫差说,是时候应该让勾践回越国了。夫差看勾践这两年的表现很满意,于是就同意了。
勾践回国后,他号召全国上下艰苦奋斗。他自己穿粗布衣服,不吃大鱼大肉,住在陋室里,睡在没有席子的柴草上;在吃饭的地方悬着一个猪苦胆,每逢吃饭时,先尝一尝苦胆,然后大喊一声:勾践,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这就是*卧薪尝胆*故事的由来。
公元473年,勾践再次率领大军攻打吴国,是一鼓作气把吴军打败,吴国夫差羞愧的自杀身亡。
二,死于安乐——宋徽宗玩物丧志,北宋灭亡: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才子,每天在后宫众多嫔妃的陪伴下,是谈琴作画练习书法,就是不愿意治理国家,不爱上朝理政。后来金太宗派宗望率领大军攻打都城汴京。宋徽宗吓得是魂飞魄散,急忙写下了*传位东宫*的诏书,自己退位做了啥事不管的太上皇。
太子赵桓即位,就是宋钦宗。他也是六神无主,他听信奸臣宰相白时中、杨邦颜的馋言,主张议和。把金国害怕的大臣主战的李纲罢了官,他他贬到几千里的南方去了。李纲被贬到遥远的边疆,金太宗马上就派宗翰、宗望率领两路大军又向东京进犯。
公元1127年,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后宫皇族、官吏三千多人,满载掠夺的金银财宝几十大车,回到北方,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从此北宋王朝宣告灭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千古名句,说是真理认同的人多。
按字面意思,有人会说,又来一愚公,忧患使人生,安乐让人死。那人活着还追求幸福平安干啥?大家躺着过忧患日子得了!你见过谁一辈子去追求忧患,却和安乐过不去的呢?
孟子以典型史实论述了他的观点:人在安乐中要有忧患意识;人在忧患中要起与命运抗争,在忧患求生存谋发展。
孟夫子绝没有让大家去追求忧患,唾弃安乐的意思。
历史上典型人物陈后主“隔江犹唱后庭花”,清八国联军火烧万园之园圆明园。这些都是死于安乐的杰作。卧薪尝胆,陈涉揭竿,都是生于忧患的史证。
说到现实意义,就个人而言那些在中国找钱存外国入外籍的人倒是很有“忧患”意识,他怕在中国的钱有保不住的危险。只可惜他们把“忧患”变“安乐”将祖宗和人格也一起变了。
我国海防目前已是双航母,但还在打造,这就是“生于忧患”!所以万众瞩目。中国的教育工程,打造高规格学府,就是看到了“教育的忧患”。教育是人才的源泉。无论多么强大的综合国力,后继无才,就好比无源之水,总会枯竭,乘风破浪的巨舰就会变成一堆无用的废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智者的警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在初中期间学过。其大意即: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要想成就大事,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一定要受艰难困苦的磨难,在困境中崛起,方能成事。若一味的追求安逸,吃不得苦,受不了罪,必是一事无成,乃至死亡。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作者用具体的人和事,论证了其观点的正确性。这些人都是最低层的下等人士,有农民、渔民、工匠等,他们挣扎于苦难之中,吃尽了苦,受尽了罪,却努力干好本职,做出了卓著的业绩。锻练了意志,增长其才干。最后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实社会中,特别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仍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大的现实意义。在我的邻居中就有着这么一个鲜明的例子。有这样两个年轻人,一位家境殷实,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生活,干活嫌苦,出力怕累,干啥啥不行,其结果是一事无成,碌碌无为。而另外一位从小死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过惯了艰苦的日子,小小年纪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外出打工,被一位老总看中,经过几年拼博,坐上了副总的宝座,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不足以验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个国家也是同样。想当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带领革命的中国人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过了多少的艰苦生活,经历了多少艰苦卓绝的战斗,二万五千里长征,八年抗战,三年国内革命战争,历尽艰辛,打出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上一篇:昨天广州外国人殴打护士,崂山外国人插队驱赶国人,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