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有历史和现实意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一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也是当时伟大的思想家,是承继孔子之后的“亚圣”。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以“性善论”为核心,提出了仁政和修养的学说,主张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通过自身努力,自觉提高修养就可以成为圣人。
为了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孟子列举了很多古人的事例。首先说到圣王舜,舜是种田出身的,不过他的人格和学问名满天下,后来尧把政权交给他。傅说是做水泥工的,周朝的大臣胶鬲是卖盐鱼出身的。这些都是划时代的大人物,是改变历史的人物。
历史和现实的意义
凡是人才,大则对于人类、国家、社会有贡献,小则是一个单位的领导,他们大概的出身、经历,都离不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大原则。上天要给他担负一个重大的责任的话,一定先使他经过一段艰苦的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用于中国近代史即新中国成立前后比较贴切。觉醒年代影视剧生动再现解放前二三十年的忧患,长寿的英才到改革开放后既死于安乐,非常贴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句话在任何时候,都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和追根溯源的历史意义。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此之谓也。
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始终如是。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其实,这句话的前面一段话,更为人熟知,也更受人赞同,经常被人提及。犹记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以这段文字训化我们,教导我们,期望我们——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为了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无可辩驳性,还特意列举了史上几个著名的成功人士加以说明,无一不在反证着这句话的千真万确,颠扑不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这几位声名辉赫的人物,正是之前经历了一番刻骨铭心的苦难,才越加懂得和珍惜得来的幸福和荣光,所以才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了经天纬地的大事业,感天动地,永垂丹青。
不由想起了李宗盛的《真心英雄》: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后来的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写了一篇叫做《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文字,其中有一句话和孟子的这句话可以对看,一样振聋发聩,一样动魄惊心——
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自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现实意义,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如果太平太顺,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使国家一旦遇到内扰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
原文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上一篇:昨天广州外国人殴打护士,崂山外国人插队驱赶国人,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