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您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
孔子,不了解,知人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您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不求事事皆竞争,能竞合,明白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的道理,做到和以处众,恕以待人。
富兰克林修身有十三条 :即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节、谦逊。其中,基本上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人若做到这三点,就是高情商的人,便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之《十三经注疏》中《论语注疏》苐二四五九页〈疏〉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正义〉曰:“此章言人当责己而不责人,凡人之情,多轻易于知人,而患人不知己”。故孔子抑之,云:“我则不耳,不患人之不己知,但患己不能知人也。”孔子这段话,是针对前面轻视了解别人,而担忧的是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提出来的,即:不要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忧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说明孔子始终是把知人,识人放在苐一位。老子《道德経》三十三章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同样把知人,识人放在头等的位置。作为一个执政者,一个部门,要想使事业兴旺发达,首先要懂得知人、识人和用人,否则,忠奸不辩。贤愚不分的委以重任,势必给一个国家或一个部门带来损失,甚至是无法估量的损失。这就是孔子强调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交友择友的问题上,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就是与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有益。与装腔作势,讨好奉承,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有害。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实中,有不少聪明的人,由于交友不慎,与歹人为伍,吸毒贩毒,在违法犯罪的路上,越陷越深,最后走上刑场,真是触目惊心啦。“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这段话,不但有其深刻的文化意义,更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能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段话是孔子传授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君子修己的目的是要治人。要想成功地治人,就得让自己的形象被他人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或间接地支配或影响他人的行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了解和理解他人总是比了解和理解自己要困难得多。《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智者会去主动了解别人,而凡夫总希望别人来了解自己。首先这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学着去了解别人,才更能懂怎样跟别人相处,怎样让人际关系更好,而不是想着别人懂你迁就你。所以说,学着去懂别人是一中智慧和一种积极的心态。
这句话的文化意义在于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孔子积极鼓励弟子从政,而从政的一个基本门路在于使别人了解自己。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自己首先要了解别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换位思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能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这段话是孔子传授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
君子修己的目的是要治人。要想成功地治人,就得让自己的形象被他人认可和接受,只有这样才能直接或间接地支配或影响他人的行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了解和理解他人总是比了解和理解自己要困难得多。《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论语》中,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思是:“不要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怕得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孔子还曾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本章提出得“不患人之不己知”,指得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谈加强个人修养和做学问的态度。
当今时代,有的人刚刚在事业取得一点小小成绩,因“患人之不己知”,为了出名,便想尽千方百计“包装”自己,宣传自己,因为名和利是紧密相联的,有“名”便会带来丰厚的“利”。一个人一旦为“名利”所累,事业往往会停滞不前,精神也会高度紧张,而且有可能招来同行的攻击,这样的人最后往往会身心俱疲,乃至身败名裂,这就是老百姓常说得“人怕出名,猪怕壮”。为“名利”而活得人其实很累,倒不如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工作虽然也很辛苦,但精神却很愉快。
“不患人之不己知”,并不意味着“不自知”,一个人如果真正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有多粗多长,有哪些不足,也不会盲目去追名逐利,他会下大力气弥补自己的不足,并会虚心向别人学习,这就是孔子所说得“患不知人也”。了解别人的目的是学习人家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以求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问,这样的人往往会厚积薄发,有更大的发展后劲,是真正的聪明人。而那些为“名利”所累的人,一般都固步自封,看不起别人,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躺在“名利薄”上睡大觉,这样的人其实非常愚蠢。
上一篇:全球疫情现在这么严重,自媒体创作者的收益会不会受影响?为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